首页 理论教育 多村落的比较研究及其对宏大问题的探索

多村落的比较研究及其对宏大问题的探索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村落的个案研究只关注村内方方面面,对该村落以外的区域并不加以关注和考量,在认识到了这类研究的局限性后,费老提出“类型比较研究”的方法。这类研究试图回答或检验基于村落社会研究所引发出来的诸多“宏大问题”。至于王铭铭、项继权、肖唐标、张厚安、徐勇等人的村落研究则更是立足于检验和反思现代性、集体经济以及村落治理等一些“大问题”。

多村落的比较研究及其对宏大问题的探索

单村落的个案研究只关注村内方方面面,对该村落以外的区域并不加以关注和考量,在认识到了这类研究的局限性后,费老提出“类型比较研究”的方法。《云南三村》是对易村、禄村、玉村过去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进行追踪调查,这便是他的实验成果。代表性著作还有庄英章的《林圮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李景汉的《北京郊外之乡村家庭》、陈达的《南洋华侨与阅粤社会》、郑大华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王铭铭的《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项继权的《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肖唐标的《村治中的宗族:对9个村的调查与研究》、张厚安等的《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等。这类研究试图回答或检验基于村落社会研究所引发出来的诸多“宏大问题”。如李景汉展示了村落社会里的家庭结构和家户经济;陈达想以此审视南洋华侨对于家乡所产生的影响;乡村建设运动的发起者想以此实验摸索出“改造中国乡村社会”的“良方”;而“云南三村”想通过研究“草根工业”和土地制度之间的关系,寻找一个可与“江村”进行“类型”比较的基础。至于王铭铭、项继权、肖唐标、张厚安、徐勇等人的村落研究则更是立足于检验和反思现代性、集体经济以及村落治理等一些“大问题”(刘朝晖,2005:6-7)。(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