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界对岑参生年问题研究的差异及其结论

学界对岑参生年问题研究的差异及其结论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术界最初注意到这一差异的是闻一多先生,他在研究岑参生年问题的基础上,对岑参之父岑植曾任仙州刺史的时间进行了考证,用崔沔奏文所言“未盈十年”,否定了开元二年设置的可能性,认为岑植当在开元三年首任仙州刺史[1]。笔者对闻一多先生否定开元二年置仙州的结论表示赞同,但作者并未注意到史料中也有开元四年置仙州的说法。

学界对岑参生年问题研究的差异及其结论

有关河南道仙州的置废时间,诸种史料记载不尽相同。就存世史料来看,仙州前后共置废过两次。有关仙州初置的时间,因史料记载的差异,存在开元二年(714)、开元三年(715)、开元四年(716)三种说法。学术界最初注意到这一差异的是闻一多先生,他在研究岑参生年问题的基础上,对岑参之父岑植曾任仙州刺史的时间进行了考证,用崔沔奏文所言“未盈十年”,否定了开元二年设置的可能性,认为岑植当在开元三年首任仙州刺史[1]。笔者对闻一多先生否定开元二年置仙州的结论表示赞同,但作者并未注意到史料中也有开元四年置仙州的说法。

历史角度入手,专门考察这一问题的是岑仲勉先生。岑先生通过仔细排比,分析史料,认为仙州初置时间“据拙见可有两种解释:甲、三年虽诏设仙州,然各县改隶,至四年才办理竣事;乙、各州送中央之大簿,(开元)四年始将各县列入,修志者据大簿编纂,故比诏迟一年……,两解中当以乙解近是”[2]。岑仲勉先生认为,仙州已于开元三年时设置,文簿送至中央入馆修志时已到四年,故出现现存史料记载的差异。(www.xing528.com)

郁贤皓的《唐刺史考全编》[3]也采用了“三年说”的说法。经过上述学者的努力,仙州初置在开元三年的时间逐渐得到学界的认可,如冯惠民等编的《通鉴地理注词典》[4]、马强的《新出土唐人墓志与唐代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5]以及冻国栋先生的《唐“仙州”史事素描[6]中都认为开元三年设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当然,也不乏一些开元四年说的采用者。如复旦大学地理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中就采用了此说[7]。笔者以为,岑仲勉先生虽然考订精深,见解独到,但毕竟只是一种基于合理事实下的推测,仍显不足。近年来对电子古籍库的整理,以及史料的重新挖掘,使得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考察成为可能。笔者不揣浅陋,欲重新对这一问题作一考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