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定县土楼申遗的过程及工作机构与范围

永定县土楼申遗的过程及工作机构与范围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申报工作机构与范围1998年,永定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土楼申报“世遗”工作列为县里继棉花滩水电站和梅坎铁路之后的第三大重点工程。同时抽调有关职能部门人员,设立专门办公室,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着手开展永定客家土楼申报“世遗”的前期准备工作。2006年8月9日,永定县政府向龙岩市政府请示暂不将下洋霞村永康楼列入“福建土楼”申报“世遗”范围。表5-5永定县土楼申遗过程一览表续表续表

永定县土楼申遗的过程及工作机构与范围

(一)申报工作机构与范围

1998年,永定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土楼申报“世遗”工作列为县里继棉花水电站和梅坎铁路之后的第三大重点工程。5月,由县政府组织成立永定客家土楼申报“世遗”委员会,并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同时抽调有关职能部门人员,设立专门办公室,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着手开展永定客家土楼申报“世遗”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后,随着县主要领导的调整,委员会成员亦作了相应调整。

表5-3 永定县客家土楼申报“世遗”工作机构人员名表

续表

资料来源:苏志强:《永定土楼志》(稿本),未出版。[2]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六条标准规定: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间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www.xing528.com)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

2001年1月,确定永定土楼申报“世遗”的范围为“三群”(下洋初溪土楼群、湖坑洪坑土楼群、高头高北土楼群)、“三楼”(衍香楼、振福楼、永康楼)。2006年8月9日,永定县政府向龙岩市政府请示暂不将下洋霞村永康楼列入“福建土楼”申报“世遗”范围。从此,福建(永定)土楼申报范围从“三群三楼”改为“三群二楼”。

表5-4  福建土楼申报“世遗”的地理位置

来源:《福建土楼申遗文本》。

(二)申报进程

1988年,永定县开始对外界宣传土楼,第一个试点——振成楼就在洪坑村。这给当地村民最初灌输了土楼旅游的概念。与此同时,永定县政府投资扩建公路。1990年,开始来一些参观土楼的散客。1998年,永定县旅游局成立土楼接待站,就设在洪坑村的振成楼,成立土楼旅行社,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经营。福建省决定三县土楼联合申遗后,将土楼所在的华安南靖、永定三个县的资源加以整合,将原先永定突出宣传的“客家土楼”,改成了“福建土楼”。因为华安、南靖两县都非客家县,而是闽南人居住的县,申遗的重点弱化了族群特征,但各县仍然直接管理各自县自己成立的土楼旅游公司,各县彼此间的宣传重点各有侧重,矛盾之处很多。相对而言,失去客家牌的永定最为吃亏。经过客家认同运动洗礼的客家人,无论是上层的文化精英还是普通的客家村民都对此耿耿于怀,认为那两县的所谓闽南人都是从他们这迁出去的,土楼的根在客家地区,或者在永定。在经济利益面前,族群认同的争论,或者说族群边界的争论更加激烈。

“申遗”作为一种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的各种项目与社会活动,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迎来了它的新阶段。位于客家地区的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恰恰抓住了这次历史机遇。这一阶段最醒目之处在于对地方传统和文化遗产的重新确认与强调,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热衷于寻找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认可的地方传统和文化遗产。

表5-5 永定县土楼申遗过程一览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