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情戏剧目的来源和发展历史

道情戏剧目的来源和发展历史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量庞大的道情戏剧目,为道情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分析其剧目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梳理道情戏的发展历史。其剧目来源主要有曲艺传承、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和艺人自编三种形式。通过对比,两者不仅名称相同、内容一致,甚至许多唱词就是原封不动的搬演,就可知道道情戏的传统剧目多来自于曲艺,足见道情曲目对道情戏的剧目影响之大。

道情戏剧目的来源和发展历史

数量庞大的道情戏剧目,为道情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分析其剧目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梳理道情戏的发展历史。其剧目来源主要有曲艺传承、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和艺人自编三种形式。

曲艺传承,主要是指道情戏的剧目承袭道情的曲目而来,道情与道情戏一脉相承,其早期演员多是由道情艺人“转型”而来,演出内容必然受到影响。以山西曲艺道情书目和晋北道情戏剧目为例,在《山西曲艺史料》中“曲艺传统书目”一节记载的道情书目有,长篇书目《湘子传》《张良传》《纯阳传》《李宏传》《翠莲传》《明公断》《八义图》《白兔记》等,中篇书目有《梁祝姻缘》《何文秀算卦》《玉凤配》《借亲配》《三贤》《四劝》等,短篇书目有《下画》《赶脚》《观灯》《捉厍》《搬母》《摸牌》《打刀》《磕枷》《杀狗》《打碗罐》《打灶君》《打缸计》《烙碗计》《双头驴》《窗前误》《庙中会》《金狮坠》《玉虎坠》《游花园》《合凤裙》《豆腐换妻》《小桃研墨》《老少换妻》等。《历尽沧桑风骨犹存——晋北道情概述》一文中也列出了晋北道情戏的剧目,其中宣扬宗教思想的剧目有《湘子传》《张良传》《纯阳传》《庄周传》《李宏传》《翠莲传》等,修贤劝善和反映民间社会生活的剧目有《三贤》《四劝》《下画》《赶脚》《观灯》《捉虎》《摸牌》《打刀》《磕枷》《杀狗》《搬母》《打碗罐》《打灶君》《打缸计》《烙碗计》《老少换妻》《豆腐换妻》《小桃研磨》《双头驴》《窗前误》《玉凤配》《英台下山》《借亲配》《庙中会》《金狮坠》《玉虎坠》《合凤裙》《何文秀访妻算卦》《高文举夜宿花亭》等。通过对比,两者不仅名称相同、内容一致,甚至许多唱词就是原封不动的搬演,就可知道道情戏的传统剧目多来自于曲艺,足见道情曲目对道情戏的剧目影响之大。

除了曲艺之外,道情戏还多方面地吸收、借鉴当地的各种民间艺术,为道情戏剧目的发展繁荣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如山东八仙戏中《白云洞》《高老庄》以及《盗袈裟》等戏,都是柳子戏剧种曾经演出过的剧目;晋北道情戏也曾移植过北京曲剧的《珍妃泪》、二人转的《包公赔情》、天津越剧团的《孟丽君》、秦腔的《三滴血》、商洛花鼓戏的《六斤县长》等剧目;清涧道情戏也有不少剧目来源于晋剧、秦腔和眉户,为此,外地剧团来本地有精彩演出时,道情戏班社还会带演员前去“偷戏”;对于传统剧目相对匮乏的陇剧来说,借鉴和移植的剧目就更多了。这些移植和改编剧目,加强了道情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大大丰富了道情戏的表现内容。(www.xing528.com)

此外,伴随着道情戏的成熟和艺人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创作剧目也不断涌现,出现了一大批本土知名编剧。如山东八仙戏,五路口村人于汉章曾于1930年左右创作《无底洞》《离中离》(当地称荒唐话为“离话”),20世纪50年代,临淄县文化馆还创作有现代八仙戏《两个苫子》参加山东省戏剧创作会演。河南太康道情戏,涌现出韩锦超、韩枫、申俊义、杨殿鼎、李光业等一批本土知名编剧,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太康道情戏剧目。山西的洪洞道情戏,抗战时期,在中共民主政府组织领导下,道情戏艺人自编自演了《抓汉奸》《付新猴踏地雷》《反抢粮》《贾英梅贴标语》等节目,为抗日救国作宣传。陕西的陕北道情戏,曹柏植创作的《丑丑憨憨》,参加山西省首届青年演员现代小戏调演,获编剧三等奖。曹京平、曹柏植1982年创作的《刘栓回头》,1983年曾应中宣部、文化部邀请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并入选陕西省文化文物厅编印的《陕西省优秀剧目》一书,影响颇盛。后有《刘栓致富》《刘栓扶贫》等剧,俨然组成“刘栓系列剧”。陇剧也重点培植自己的编创队伍,从《枫洛池》开始,已经有24部创作剧目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等等。这些新创的道情戏剧目,多关注当下生活,挖掘道情戏的时代内涵及本土风格,拓展了道情戏的艺术空间。

长安道情戏部分剧本(杨志敏拍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