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情戏的形成与发展

道情戏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情戏形成和发展方面,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此外有宫文华《晋北道情性状渊流考》及《晋北道情发展流变考》、何新《道情绵长、戏曲悠扬》、刘厚宇《河南太康道情戏的形成与发展》等文章。

道情戏的形成与发展

道情戏形成和发展方面,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孙福轩《“道情”考释》(《中国道教》,2005年第2期),认为明清时期道情世俗化和叙事体的出现,是道情向道情剧转化的关键,而“人物的动作性表演,这对后世‘道情剧’的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车锡伦《“道情”考》(《戏曲研究》,2006年第70辑),从清康熙年间唱【耍孩儿】为主的道情作品着力,论证在清代初年已经出现戏剧形态的道情艺术

微观层面就具体到各道情戏剧种的探究,王亨等《追寻陇剧的成熟之道》(《戏曲研究》,2001年第57辑),从汲取皮影艺术精华、丰富剧目、明星演员效应、丰富表演体系、声像媒体拓展传播空间等五个方面论述陇剧的成长之路;刘厚宇《戏曲程式化的轨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级硕士论文)基于对太康道情戏形成模式的考察,分析地方小戏的成长路径,关于道情戏音乐程式的研究颇有深度。此外有宫文华《晋北道情性状渊流考》(《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及《晋北道情发展流变考》(《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何新《道情绵长、戏曲悠扬》(《上海戏剧》,2010年第1期)、刘厚宇《河南太康道情戏的形成与发展》(《戏剧文学》,2012年第1期)等文章。(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