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情戏形成的外部因素及其优化方案

道情戏形成的外部因素及其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道情戏形成因素分析前,首先对于研究时间及范围作一界定。但就道情戏的发展而言,可溯之史长,可证之史短。就道情戏而言,其形成和发展与黄河流域的文化地理环境密切相关。道情戏分布于黄河流域,同属于一个自然区域,语言、习俗、审美观念接近,音乐风格大同小异,相互影响交流密切,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区域文化。因此对道情戏的分布、扩散、内部关联进行剖析,既要看到大的共同环境,又要对其各地的区域特色进行观照。

道情戏形成的外部因素及其优化方案

在对道情戏形成因素分析前,首先对于研究时间及范围作一界定。

道情艺术源远流长,历经数百年绵延不息,产生了道情诗词、道情曲艺、道情戏等多种艺术形式。但就道情戏的发展而言,可溯之史长,可证之史短。其萌芽及发展与明清以来俗文学兴盛、花部崛起密切相关,再结合道情戏的实际情况,故将研究时间界定在清初及以下。

道情戏主要分布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大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方言民俗、宗教信仰交融共生、息息相关,呈现出独特的区域特点和文化取向。正如伍国栋在《民族音乐学概论》中所说,“海洋、河流和陆路通道常常疏导音乐事象朝着畅通的方位传播,顺道吸收其外来的影响,而高山峻岭则可能成为音乐事象朝某方位流播及吸收某方位外来影响的屏障”。黄河流域文化地理生态环境的一致性与延续性使得该区域有着完整、系统的戏曲发展空间。因此,将道情戏置于地域社会生态中进行考察和研究,是戏曲研究的正确思路。

音乐事象与文化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明人王世贞在《曲藻》中说:“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北气易粗,南气易弱。”说明南北地域对音乐的影响。明人王骥德亦有论述,“南、北二调,天若限之。北之沉雄,南之柔婉,可画地而知也。北人工篇章,南人工句字。工篇章,故以气骨胜;工句字,故以色泽胜”。可见,不同的地域环境导致不同的音乐风格,而特定艺术形式的产生一定离不开其所处区域的文化地理环境。(www.xing528.com)

“任何时代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有其渊源和流衍,因此必有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同时,任何时期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又是特定的自然、民族、政治经济环境的产物,又随着自然、民族、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大的方面说,自然条件从宏观上制约了文化现象的分异,如我国南北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南北文化、民俗、语言等差异。行政区划对文化现象的整合,又使区内的文化现象趋于一致。河流和山脉的阻隔作用又得以形成一个个相对的封闭空间。“就人类文明史发展而言,早期人类生产力低下,人类生存和发展与河流的滋养是密不可分的。河流不仅为人类孕育了生命延续的肥沃土地,而且河流具有沟通、联系作用。”河流成为构建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基石。世界上几个古老文化的发祥地全都与大的江河水系有关,如埃及的尼罗河、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的恒河、我国的黄河等。就道情戏而言,其形成和发展与黄河流域的文化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道情戏分布于黄河流域,同属于一个自然区域,语言、习俗、审美观念接近,音乐风格大同小异,相互影响交流密切,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区域文化。具体到道情戏分布的九个省区,在同质的基础上又略有差异。因此对道情戏的分布、扩散、内部关联进行剖析,既要看到大的共同环境,又要对其各地的区域特色进行观照。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考察道情戏,主要包含地理环境、民风习俗、语言交通、宗教信仰等因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