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河戏的形成与发展-《荆州文化简史》

荆河戏的形成与发展-《荆州文化简史》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沙市成立了业余荆河戏剧团开展活动。荆河戏在荆沙形成后,逐渐流入湘西北一带,并对恩施南剧及我国西南部诸多南北路剧种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原来荆河戏形成之初,主要是唱高腔和昆腔。清中晚期荆河戏的传承与发展一度达到高潮。在悠久的流传过程中,荆河戏形成了完整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舞台戏曲人物形象。

荆河戏的形成与发展-《荆州文化简史》

荆河戏是荆州的古老地方戏曲,其主要流行区域是沙市。沙市自古就是“三楚名镇”,原是长江泥沙冲积而成的一个江边渡口,古名津,又名夏首。春秋战国时,改名江津,是楚国国都郢的长江港口。到唐朝时代,改名沙头市,简称沙市。明代沙市设巡检司,清代荆州通判厅移驻于此,设置沙市巡桥司署等行政机构。

据荆河戏诸多老艺人讲,荆河戏起源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至今有着600余年的辉煌历史。据文字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19)荆河戏在沙市的演出已十分繁盛。明人诗作对荆河戏就有记载。明代荆州人袁宏道在二十岁之时,来到荆州参加考试,就听到各种“美音”,其中就应有荆河戏,他的诗作写荆州戏曲:“垂杨二月隐朱楼,家家宴喜楼上头。綦舄喧阗朝送酒,管弦嘈杂夜藏钩。繁弦急管夜初阑,惜花少女怨春残”。[90]其中“管弦嘈杂”的城市戏曲,自然有荆河戏的一席之地。其后,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在沙市多次观看“楚调”,即为荆河戏(当时袁小修称其为“楚调”)。袁小修在其日记中就有“优伶二部间作,一为吴歈,一为楚调。吴演《幽闺》,楚演《金钗》”的记载。[91]明代大戏剧家、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也对荆州包括荆河戏在内的戏曲繁荣深有印象,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他因怀念其沙市的戏曲挚友,在《赠郢上弟子》诗中写道:“从来郢市夸能手,今日琵琶饭甑多。”[92]盛赞荆沙戏曲之成就和演出之繁盛。据老辈荆河戏艺人讲,他们于民国初年曾看见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沙市老郎庙的“碑记”中有上河戏在沙市活动的记载。清代嘉道年间,沙市出现了“泰寿”“三元”两大荆河戏名班,两班名伶荟萃,争强好胜,在荆沙享誉100余年,不少湖南籍艺人也搭班其中。20世纪20年代,“泰寿”“三元”两大戏班在沙市先后散班,其中不少艺人散落于荆沙民间坚持开展活动,并教授了不少徒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沙市成立了业余荆河戏剧团开展活动。时至今日,土生土长的“单钹路子”的荆河戏仍在荆州沙市一带流传,受到荆州中心城区及周边县(市)群众的欢迎。荆河戏在荆沙形成后,逐渐流入湘西北一带,并对恩施南剧及我国西南部诸多南北路剧种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袁宏道另外一首竹枝词:“一片春烟剪毅罗,吴声软媚似吴娥。楚妃不解调吴肉,硬字干音信口吪。”[93]讲的是荆州人用方言去唱江浙一带的昆曲,失却了吴越一带的吴侬软语,却多了楚人楚语的一份生硬和铿锵。为何楚人要学习吴越人唱戏呢?原来荆河戏形成之初,主要是唱高腔和昆腔。高腔的主要特色是一人独唱,众人后台帮腔,乐器用土锣、大钹、鼓板打节奏,不用管弦乐器伴奏。其来源为弋阳腔改调,仍保持了曲牌体结构,后期帮腔改用唢呐伴奏,很有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昆腔进入荆河戏比较晚,一般用笛子或唢呐伴奏,所以又称为吹腔。荆河戏广泛吸收秦腔、昆腔,并有北路和南路的戏曲特色,高亢刚劲又细腻婉转,特色兼具南北。荆河戏为高腔、昆腔、弹腔(南北路)、杂腔小调的多声腔剧种,吸收了荆楚民间劳动、生活腔调不少素材。声腔高亢激越,优美婉转;表演大气直率,贴近生活、人物。荆河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文武二场面。文场面包括胡琴、月琴、三弦、唢呐、笛子等;武场面则包括堂鼓、大锣、小锣、马锣、云锣、头钹、二钹和铰子等乐器。马锣的传统打法极为特别,是将锣抛到空中再打的。大闹台用整套曲牌,演奏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荆河戏的唱腔用嗓根据行当不同,而有所区别。须生多用“边嗓”和“沙嗓”,小生、旦角用假嗓,花脸常用“本带边”,小花脸、老旦用本嗓。唱腔特色浓郁,具有高昂、响亮、气势宏大的独特风格。唱念语音偏重沙市口音,过去,湖南荆河戏艺人到沙市演出,有到沙市“洗口”的说法;保留了一些特殊的演出习俗。

清中晚期荆河戏的传承与发展一度达到高潮。清咸丰年间,荆河戏的太寿班、三元班、同乐班等戏班长期在沙市献演,形成竞争,又有交流借鉴,百戏争鸣,其中亦包括荆河戏。此期间,荆河戏在沙市与汉剧争胜,荆河戏因用方言演唱,受到荆沙本地人的欢迎,称之为“本地戏”,深入人心。光绪时的一位沙市人刘竹荪写诗记道:“班子人分上下河,近来名角恨无多,汉腔偏是客帮重,调爱荆河本地哥。”[94]反映了荆河戏的强大的艺术生命力。(www.xing528.com)

荆河戏的角色齐全,行当分为生角、小生、旦角、老旦、花脸、丑角六行。生行主要是扮演挂须而不开脸的男性角色,分老生、杂生、正生和红生。小生,俊扮不蓄须的青年男子,其戏路一般按人物穿戴分为紫金冠戏、二龙叉戏、包巾戏、纱帽戏、公子巾戏和罗帽戏六类。旦角,分正旦、闺门旦花旦、武旦、摇旦五种。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分贫富两类,贫者拄竹棍,富者拄龙头拐杖。花脸,分大花脸、毛头花脸和霸霸花脸。大花脸扮演地位显赫,年纪较大的角色;毛头花脸,指戏中居次要地位的花脸;霸霸花脸,多系年岁较轻,个性刚直、勇猛、暴躁一类角色。丑角,即小花脸,戏路很宽,上至帝王将相、公子少爷,下至流氓强盗、家院公丁、武夫侠士、樵夫牧童、花子媒婆等都能扮演。

荆河戏的表演很有特点,素重做功,讲究内、外八块的功夫。所谓“内八块”功夫,指演员要通过勤学苦练,能够准确地表现出人物喜、怒、哀、乐、惊、疑、痴、醉等内心感情。“外八块”,则是指演员要勤练头、眼、脸、口、胸、背、手、腿等外部形体动作。也有人将荆河戏的表演归纳为“八功”,即三官功——眉、眼、脸、上身功——肩、臂、肘、掌、胸、腹、腰,下身功——腿、脚,喉嗓功,须发功,翎子功,盔帽功,袍服功。其中就要求有云手、站档、踢腿、放腰、片马、箭步、摆裆、下盘八个程式动作。在表演中,要求演员将这些功夫自然运用,内外结合,鲜明、生动、准确、深刻地表现各种特定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感情。故有“先学三年打,再学三年戏”之说。在悠久的流传过程中,荆河戏形成了完整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舞台戏曲人物形象。

荆河戏剧目丰富,保留至今的达500余个。高腔戏有《祭头巾》《尼姑思春》《闹酒馆》等;昆腔戏有《大封相》《小封相》;弹腔剧目占绝大多数,与汉剧、常德汉剧、巴陵戏的剧目大致相同。形成“三杀”(《宋江杀惜》《打渔杀家》《翠屏山》(《杀山》))、“五图”(《百子图》《孝义图》《八义图》《八阵图》《铁冠图》)、“十二山”(《首阳山》《牛脾山》《火烧绵山》《马鞍山》《凤鸣山》《定军山》《飞龙山》《牧羊山》《广华山》《两狼山》《金牛山》《飞熊山》)等剧目系列。这些剧本或从古典小说中选出,或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单就剧目来看,就是很好的艺术形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