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学视角下的大调曲子研究:二、三弦形制与演奏特点

人类学视角下的大调曲子研究:二、三弦形制与演奏特点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形制三弦形制与大三弦基本一致,唯各部位尺寸略小。其他如琴头、山口、琴码、道观等与大三弦基本一致。(二)义甲大调曲子三弦演奏的义甲现在多不统一。其二,义甲与北方三弦义甲或现通用琵琶义甲相同。

人类学视角下的大调曲子研究:二、三弦形制与演奏特点

大调曲子中的三弦为中鼓子三弦,即比北方传统三弦(大三弦)小,而大于南方评弹三弦。

(一)形制

三弦形制与大三弦基本一致,唯各部位尺寸略小。因为多为民间手工制作,多无统一尺寸。

一般而言,全长在110厘米左右,琴杆长度(自山口至琴鼓)80厘米左右,琴杆下端呈弧形与琴鼓相接。琴杆是横截面为半椭圆形的柱状体,前平后弧,上窄下宽,分为两部分,底板和指板。底板宽3厘米左右,以椿木或其他有一定硬度的、较轻的杂木为底板,底板开槽,大概40厘米左右长、1.3厘米左右宽、1.5厘米左右深度,内装有弹性铁丝,称为“响簧”,晃动琴杆,可发出清朗的金属音。指板以质地细密、坚硬的紫檀木红木等硬木制成,其木料一般与鼓框木料相同,厚度在0.4厘米左右。

琴鼓长19厘米左右,宽17厘米左右,厚8厘米左右,为四快硬木拼接而成,外观呈椭圆形,内膛与当代三弦将其修为光滑的椭圆形不同,基本不加修饰,保持长方形的原始形状。此可以使三弦音量略小、音色略显暗淡,有内含之感。琴鼓侧面环形剔低1.5厘米左右,蒙蟒皮,粘贴在此处,上面覆木条压盖,与琴鼓侧面相平,此种蒙皮方法谓之“内蒙皮”。

琴弦三根,一般老弦多为牛筋弦,中弦、子弦用丝弦,亦用琴弦厂量产的缠弦,不用钢弦,其不合于大调曲子内敛、温润之审美标准。琴鼓下方有倒M型铜钩以丝绳系于道观,是为弦总。

其他如琴头、山口、琴码、道观等与大三弦基本一致。

(二)义甲

大调曲子三弦演奏的义甲现在多不统一。(www.xing528.com)

少数艺人指甲质地较硬,多将指甲留长,出于指尖肉质即可,以便保证随时弹奏。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大指和食指,其承担基本的弹、跳、搓[8]、扣和组合类技巧,次之为中指,其与大指和食指结合构成半轮,无名指与小指较少使用,仅有全轮时使用。

大调曲子弹唱(三弦:黄天锡)李海萌2008年7月摄于南阳市黄天锡医馆

多数艺人配有义甲,义甲形制有二。

其一,铜甲。以铜皮为质,剪成指甲形状,两侧略宽,向里折为轨道状,使用时将指甲两侧(甲沟部位)卡入义甲的轨道之中,以固定义甲,使指甲与义甲合为一体。初始用之,手指胀痛,久之则习惯,二甲一体,颇为顺手。一般而言,只有大指、食指用此甲,其与三指由于使用频率较低,概不用之。此义甲与大调曲子中琵琶、古筝通用,现老艺人弹奏琵琶亦用之,二弹奏古筝则改用现通用古筝之义甲。

其二,义甲与北方三弦义甲或现通用琵琶义甲相同。与北方曲艺三弦义甲相同者,以狗骨、羊骨或其他动物骨头制成,长5—10厘米之间,以丝线缠绕固定在甲背上。与琵琶义甲相同者,多为市场购买之。但与铜甲相同,仅用大指、食指。

(三)定弦

弹唱时三弦定弦无绝对音高,多根据演唱者的嗓音而临时调试,只求相对音准,没有固定音高。因为大调曲子演唱者多为男性,故音高一般在F、c、f左右,以首调唱名视之为F调的“do、sol、do”,即为老弦与中弦之间为纯五度,中弦与子弦之间为纯四度,为硬中弦的越调定弦法。

也有反调定弦法,即软中弦的平调定弦法,将中弦调低大二度,音高为F、bb、f左右,但以首调唱名视之则改为b B调的“sol、do、sol”,一般不用于演唱的伴奏,仅用于板头曲演奏,如板头曲《打雁》,多用硬中弦定弦的演奏,也有软中弦定弦的演奏,称之为反调《打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