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调曲子艺术与河南民俗,影响及特点

大调曲子艺术与河南民俗,影响及特点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多种艺术形式中,神话、寓言、民歌、击相歌唱等,都是形成大调曲子的艺术元素。大调曲子的取材多样,神话传说为其中一类。一些寓言故事具有荒诞性、谐谑性,大调曲子也承接了这种表现手法。大调曲子的取材也会从民众的普通生活出发。歌唱性、抒情性是大调曲子的重要叙事特点。(二)民俗与大调曲子的关系1.大调曲子对民俗的影响曲艺与各地民俗结合,可以增强民俗活动树趣味住、解择姓、持久性、扩散性。

大调曲子艺术与河南民俗,影响及特点

(一)大调曲子根植于民俗文化

1.民俗活动含有丰富的大调曲艺术元素

中原是中华民族族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在中华文明的早期,不论从地理位置来看,还是国家政权来看,它都处于全民族活动的中心位置。这里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活动与曲艺艺术创造力,而各地所出现的艺术形式也只容易在这里汇聚和交流。这是一片民俗与艺术的沃土,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在多种艺术形式中,神话寓言、民歌、击相歌唱等,都是形成大调曲子的艺术元素。

大调曲子的取材多样,神话传说为其中一类。有学者将神话分为独立神话与体系神话,独立神话产生与人类的蒙昧时期,来自真正的人类的幻想;体系神话是进入文明时期加入了文明人的理性思维的神话。中原兼有这两种神话。这里是早期中华民族活动的主要地域,伏羲黄帝、舜、大禹等的活动地都在这里,又由于这里地处中国之中的地理位置,它又会成为神话的集散地。丰富的神话内容与题材为大调曲子的创作、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容支持。

中原之地历史悠久,产生了许多寓言故事,比如《庄子》《韩非子》《墨子》《列子》等文论。寓言与神话一样,都是具有故事性,讲话者能够用这种故事性来吸引听着,大调曲子同样也会利用故事性来吸引观众。一些寓言故事具有荒诞性、谐谑性,大调曲子也承接了这种表现手法。

大调曲子的取材也会从民众的普通生活出发。古代的诗歌是用于歌唱歌的,歌、舞、诗三位一体。《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河南有八:郑、卫、陈、鄘、邶、王、周南、桧均在河南。歌唱性、抒情性是大调曲子的重要叙事特点。歌唱的内容俄节奏很具有民间性,与曲艺这种说唱的平民性更具有本质的一致性。

2.民俗文化滋养大调曲艺术元素

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汉代是个重要时期,这个强大的帝国,充满自信,对外族文化的吸收,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艺术创作的想象力大大增强,这从汉赋和一些叙事诗的大肆铺排而又十分细腻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大一统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连艺术活动都是把多种艺术统一在一一个场地同时演出,称为“百戏”,在河南一些出土文物资料中,常常看到俳优的表演与乐舞表演在一个时空中进行。这种演出形式加强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间的相互吸收和交流。特别在东汉时期,河南有很好的文化氛围,洛阳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阳是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都是当时统治集团重点经营的地方,中原文化显得十分活跃。

曲艺元素的成长壮大,首先是俳优小说的出现,这其实是瞽朦说唱、俳优表演的结合与发展。《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有曹植“诵俳优小说数千言”的记载,这一记载说明,第一,俳优的表演与瞽朦讲说的具有一定长度的故事已经结合起来了,是带有一一定表演成分的叙说故事;第二,这种诵俳优小说的形式已经突破了俳优的圈子,连曹植这样有身份的人也作为一种自我表现的手段,已经是或类似是演说故事的行为;第三,诵俳优小说已经摆脱了过去的瞽朦说书、俳优表演的政治功利行为,向审美活动发展,以往的瞽朦说唱或俳优表演仅仅为了劝谏国王或贵族,抑或为他们的执政提供参考;第四,俳优小说达数千言的长度说明在叙事上已经向情节化、细腻化发展。

东晋时期,邯郸淳的《笑林》记载的故事和后来于宝《搜神记》记载的故事,幽默、传奇,这种艺术品格成为后来成熟曲艺的品格,一直是吸引观众唤起观众强烈兴趣的重要因素。汉代佛教传入,也为曲艺的细腻性叙述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汉代佛教传入,在洛阳建立起第一个寺院白马寺之后,洛阳佛事8益兴盛,到了北魏,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周围的寺院多达1367所,而中原文化特有的“世俗”倾向,把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的讲经活动都大大世俗化了,中原文化儒道思想的强大力量又把佛教中国化或者说中原化了。在所讲的经文中大量加入一一些世俗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世俗的人伦意识,为广大民众乐于接受。佛教故事的生动和富有想象力,反过来又大大丰富了听众们的想象力,从而促进中国的叙事艺术向着想象丰富、叙述细腻大大迈进一步。或许初期的讲经,讲者和听者都怀着强烈的宗教意识,是一种宗教活动而非审美活动,所讲的内容也很难说是曲艺艺术。但它毕竟是一种曲艺的形式,必定会演化为真正的曲艺。

大调曲元素的发展,其次表现在歌唱成分的日益增长,在瞽朦以说书的形式劝谏国君或贵族的时候,已经有了歌唱的形式,但音乐形式比较原始,或许只是徒歌的形式,但这种与讲说密切相连的说唱在民间得到了发展,有了“击相歌唱”。“相”是劳动工具“春杵”或“筑杵”(夯)演化的拍击乐器,有了“睢阳曲”“相和歌”,有了“乐府民歌”,也有了讲经中的说唱相间形式。说唱相间的讲经形式既是叙事系统的发展,也是表演和音乐系统的发展,是所有曲;艺元素的综合发展。

3.民俗文化催生了曲艺艺术

河南曲艺艺术的真正形成在唐代,大调曲艺术形成与清末。

中原地区经过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中原文化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变得更加博大精深。隋代,隋炀帝迁都洛阳,洛阳——带百戏的演出规模更为盛大,并形成了正月十五文艺大联欢的节日习俗,为曲艺各元素的生长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唐代,河南在全国仍然占据着文化优势。这里是全国的交通枢纽,洛阳、汴州都是全国知名的都市,特别是洛阳,一直为唐代的帝王看重。河南拥有大批全国闻名的诗人、文人、艺术家。佛教、道教在河南都非常兴盛,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规模此时最为宏大。各种元素注入并与曲艺元素的交融,为曲艺成长准备了更为优越的文化土壤。于是出现了参军戏、合生,以及说话与传奇、俗讲与变文等具有成熟的曲艺形式的曲艺艺术。(www.xing528.com)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曲子词,有许多河南诗人创作曲子词,这些曲子词应是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很难说曲子词是一种曲艺形式的艺术,但与两宋民间词、宋元散曲关系密切,对宋代的鼓子词、诸宫调有直接影响,是后世众多曲牌体曲种的音乐基础。

(二)民俗与大调曲子的关系

1.大调曲子对民俗的影响

曲艺与各地民俗结合,可以增强民俗活动树趣味住、解择姓、持久性、扩散性。下面分别叙述。

(1)趣味性。在盖房、农耕等各种民俗中,出现的祝词、演唱,不但是对他们将要取得成果表示祝贺,能鼓舞他们的情绪,而且本身也是一种令人感染的艺术活动,每当大调曲子演出时总会引起观众的围观。也就是这样的道理,在各地的民俗活动中,大调曲子艺术发展到说唱技艺,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多加。

(2)解释性。大调曲子源于鼓子曲,鼓子曲本身便是根植于茶楼、大街之上的市井文化。它的取材大多数是来自神话传说、历史演绎、民间故事等。在曲子文本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对当时社会现象、生活民俗进行了解释。比如,大调曲子中有不少反映历史故事的曲目,在曲目演绎的过程中,艺人会对历史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在表演的过程中,便会对历史事件的发生作一个客观的解释。

(3)持久性。各种民俗活动,都是经过多年传承下来的人们一种心理习惯,这种习惯本来有它自身的稳定性。但是,也有些习俗在传承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便会使其逐步消失。大调曲子可以从清延续到现在,跟其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是分不开的。在逢年过节举办的文艺活动中,都能看到大调曲子的身影。

2.各地民俗对大调曲子的影响

各地民俗对大调曲子,不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极大的影响。具体可表现在促成性、独特性、时代性及真实性几个方面,下面分别叙。

(1)促成性。大调曲子作为文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曲艺,本来是民众社会生活的反映,必须为河南群众所理解,应能被河南群众所接受,河南民俗又是当地群众生活习惯的集中表现,因此,大调曲子的产生,必须和当地的民俗习惯所一致,获得当地群众的承认,才能具有生存的条件。大调曲的形成与当地的民俗关系十分密切,河南民俗活动是当地曲种形成的基础,对曲种的形成具有促成性的作用。大调曲子的起源与发展均是根植于河南文化、民俗活动之上,从中可以看出曲艺与民俗的依赖关系。

(2)独特性。民俗不但是大调曲子的基础,而且还与其曲种特色有直接的关系。大调曲子的形式和曲调与河南方言有着相似之处。笔者以河南大调曲子为例,南阳方言也被称为“中原官话”,因其与湖北省接壤,故而其方言杂糅了北方方言与南方方言,同时又兼具生活化。大调曲子的用词与方言相同,如“面疙瘩”“迷瞪”“直楞”均相同的。

(3)时代性。大调曲子之所以可以发展到今天,与其“兼容并蓄”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它与随着民俗的流变而发生变化。具体变现在形式与内容上:①形式上,开始的大调曲子形式、用韵、词牌都是较为严格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逐渐吸收其他曲种的优点,进行自我化的“改革”;②内容方面,大调曲子一般以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为内容,宣扬“忠君爱国”“仁孝爱家”“夫为妻纲”等思想,也有一些抗战等题材的曲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调曲子在内容上与时俱进。

(4)真实性。大调曲子是对河南民众生活的体现,在曲艺作品中,历述的内容必须符合故事中特定环境的民俗习低让听众感到所说所唱的情况是真的,才能取得他们的相信,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无论在曲艺的底本中,或在演员表演的创造中,一般都能根据所表现的生活内容,对具体地区的民俗加以细致的描绘,展现各地不同的民俗生活内容。使其在叙说过程,产生真实性。这种真实性有利于吸引当地听众,使他们感到亲切;对外地听众,又能起到介绍知识的作用。还能使作品呈现鲜明的地方特色,较深刻地反映当地的民众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