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顾渚山:绿叶中的翡翠,文化源泉

顾渚山:绿叶中的翡翠,文化源泉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月的顾渚山,被新长出的紫笋茶枝包裹了起来,在云烟氤氲衬托下,仿佛浸在水中的翡翠。如果说这片小小的绿叶被赋予文化内涵起源于一座山,无疑,是顾渚山。顾渚山是坐落在太湖边的一组群山,2500年前,吴王阖闾弟夫概来此察看地形,“顾其渚次,原隰平衍,可为都邑之地,故名”。故与皎然、朱放论全国诸茶时,断定“顾渚第一”,顾渚茶遂成唐朝贡茶。

顾渚山:绿叶中的翡翠,文化源泉

六月的顾渚山,被新长出的紫笋茶枝包裹了起来,在云烟氤氲衬托下,仿佛浸在水中的翡翠。

“紫者上,笋者上。”茶圣陆羽留在《茶经》中的这一评价,让千年之前的紫笋茶成为宫中首选,也让那些茶的气息,山的气息,时间的气息,人情的气息,经过时光的淬炼,与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在沸腾的汤水中,才下鼻息,又上心间。

茶,是古老中国象征之一,煮茶论道,品茶吟诗,简单的画面便能牵引出灿烂的中国茶文化。如果说这片小小的绿叶被赋予文化内涵起源于一座山,无疑,是顾渚山。

顾渚山是坐落在太湖边的一组群山,2500年前,吴王阖闾弟夫概来此察看地形,“顾其渚次,原隰平衍,可为都邑之地,故名”。千百年来,古木与青竹耸拔。方坞岕和狮坞岕,大片大片的野生茶园在这默默生长,直到遇见懂它的人——陆羽。

相传,陆羽游历四方来到此地。生长于烂石之上、阳崖阴林的紫笋茶,让他感叹“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故与皎然、朱放论全国诸茶时,断定“顾渚第一”,顾渚茶遂成唐朝贡茶。(www.xing528.com)

于是,山脚下建起了大唐贡茶院,史上第一家皇家茶厂也成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鼎盛时期,这里“焙百余所,匠千余人,役工三万”。公元843年,贡额达18400斤。

如今看来,陆羽在《茶经》中说,“上者生烂石”,不无科学道理,方坞岕和狮坞岕都围绕在碣石山的东西两侧,海拔五百米,常被云雾遮盖,受太湖影响,雨水丰沛,适合茶叶生长,而烂石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生于烂石之上的茶叶更益于健康

阳崖阴林,一方面满足茶树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落下的树枝落叶,又成为天然的肥料,让茶芽粗壮肥硕、饱满似笋,色紫,而老叶则呈墨绿色、且厚实,这的确是“砾壤”“黄土”之上的茶无法比拟的。

当地人爱惜此等珍贵的茶叶,一年一次的春茶采摘后,就砍截茶树的上半截,等待来年再生,保证茶叶最鲜的口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