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的自我总结策略优化方案

有效的自我总结策略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等的简短感受对一节课进行快速反思总结。(二)“击鼓传花”策略说明:通过传递一个实物或教师随机点名来让学生口头总结课堂内容。经典案例2案例1(初中)在学习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对大象的介绍后,教师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让不同学生对上课内容进行总结和拓展。比如,我们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让大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

有效的自我总结策略优化方案

(一)“写下感受”策略

说明:让学生在黑板上或纸条上写下对这堂课的感受。

目的:给学生机会及时进行课堂总结和反思,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一节课的一个好方法是让学习者对他们学过或没有学过的东西进行反思[2](Jim Scrivener,2012)。及时的反思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习内容进行进一步回顾和分析,找出学习中的优势和问题,为将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在进行课堂总结时可以写下一句话进行对本堂课的反思。比如,这句话的开始可以是“今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最难的部分是……”、“我觉得下节课我应该……”或“我觉得在……方面还需要复习。”等的简短感受对一节课进行快速反思总结。这样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快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要点,并针对自己的反思在今后的课中进行改进。

经典案例1

案例1(初中)

学习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关于志愿者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下感受。

学生一:我觉得这篇文章让我觉得志愿活动是个有意思的事情,我也想参加一项志愿活动,成为一名志愿者。

学生二:我喜欢这篇文章里的一些表达,比如“I get such a strong feeling of satisfaction”“They are going on a different journey with each new book.”。

学生三: 我觉得下节课我应该在课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比如把不会的单词先查查,这样我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了。

案例2(高中)

在学完人教版选修七第三单元阅读Under the sea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一:我喜欢作者对人与虎鲸互动的描写,觉得人和动物可以相互依存、互相帮助。

学生二:我觉得今天老师在给我们播放的关于日本人屠杀鲸鱼的视频让我印象深刻,我感受到了虎鲸正在受到人类的严重威胁,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学生三:我觉得这节课我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没有注意人的心情和动作描写,所以在读完文章叙述课文的时候没有抓住重点。

学生四:我觉得今天下课后我要去网上再搜索一些关于人与动物相处的文章,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二)“击鼓传花”策略

说明:通过传递一个实物或教师随机点名来让学生口头总结课堂内容。

目的:快速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

教师通过类似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他们依次说一说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通过发言可以很好地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总结。(www.xing528.com)

经典案例2

案例1(初中)

在学习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对大象的介绍后,教师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让不同学生对上课内容进行总结和拓展。

学生一: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大象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他们可以踢球或者画画。他们的记忆力非常好,即使他们走出很远也不会迷路。

学生二:我们还知道了大象现在正在受到人类的威胁。人们砍伐树木让大象失去了家园,人类还为了得到象牙而猎杀大象。我们应该保护大象。

学生三: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保护大象和其他野生动物。比如,我们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让大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还可以通过国家立法部门制定法律规范,禁止人们对大象的猎杀,保证他们正常的繁衍生息。

案例2(高中)

在学习完如何进行应用文写作后,教师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让不同学生对上课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一: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应用文的写作技巧,比如审题、写作目的的表述和思维逻辑的体现方式等。

学生二:我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应用文更有逻辑性。比如,从形式上说,我要更注意段落划分、连接词的应用;内容上,我要注意细节描写紧扣主题,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表达应该是连贯的。

(三)思维导图策略

说明: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画出课堂所学内容。

目的:通过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把所学内容形象化并找出不同知识点的逻辑关系。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它可以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它被描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3]东尼·博赞,巴利·博赞,2015)。

课堂结束之前,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所学知识呈现出来,可以让学生充分反思所学内容并找出其逻辑关系,使知识的内容逻辑清晰,同时,学生通过图像、层级图、不同的颜色可以让所学内容变得更加立体鲜活。

经典案例3

案例1(初中)

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关于介绍博物馆的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整理文章所介绍的三个博物馆,比如博物馆的名字、博物馆的内容及特色,以及参观这三个博物馆的不同感受。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把繁复的信息清晰化,也为将来介绍自己所喜欢的博物馆打好了基础。

案例2(高中)

第三单元的阅读为The painter and the writer。文章介绍了毕加索海明威的一生和他们的事业发展轨迹。教师在结束本节课做总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或和学生一起制作一个思维导图,从所介绍人物的早期生活、晚年生活和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生活这三个方面来呈现毕加索和海明威的故事。而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这两位艺术家添加生活与工作的细节。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形象立体地勾画出人物的生活,有些同学甚至会画上一些图片,让所学内容更生动形象,使人印象深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