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科举试经制度及士人习经优化措施

清代科举试经制度及士人习经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代复行科举,将朱熹的《四书集注》与“五经”列为主要内容,并实行士子各择一经应考的制度。明清易代之后,科举制度沿袭前明旧制,继续推行分经试士。“五经”并试这一新型试经制度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学知识考查的广度,增加了士子诵习识记的数量,实而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士子要想在科场夺魁高中,就必须加大对“五经”修习的时间投入。

清代科举试经制度及士人习经优化措施

汉武帝为“五经”置博士弟子,“五经”便成为历代选官制度所主要考查的内容,尤其是隋唐之后的科举制度,“五经”更是科考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容,唐代科考中便有明经科。虽然一度明经取士与诗赋取士存有争斗,且诗赋取士占据上风,但是儒家经典的考核一直是考核的主要内容。元代复行科举,将朱熹的《四书集注》与“五经”列为主要内容,并实行士子各择一经应考的制度。明代在此基础上,将分经试士的制度进一步发展。明清易代之后,科举制度沿袭前明旧制,继续推行分经试士。在分经试士的这种制度下,士子选择儒家的五部经典并非均匀选择,而是在运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多寡不均的局面,修习《易》、《诗》二经的人数最多,而修习《春秋》、《礼记》的人数却很少,以至于《礼记》有“孤经”之说。这种分经试士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士人对某一经的深究钻研,但同时也造成了旁经不通、经学根柢浅薄的弊端。

随着分经试士制度的运行,其弊端日渐明显,不仅不利于敦崇实学,崇尚经术,而且分经阅卷易滋生关节,有碍公正。鉴于此,到乾隆朝后期,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谕令停止分经阅卷,所有试卷均匀派发。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高宗又决定停止分经试士,改行“五经”并试。“五经”并试这一新型试经制度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学知识考查的广度,增加了士子诵习识记的数量,实而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士子要想在科场夺魁高中,就必须加大对“五经”修习的时间投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五经”并试对于矫治由明以来日益空疏的学风,倡导博经通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乾嘉汉学的发展极为有利。(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