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的驱动模型构建优化方式

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的驱动模型构建优化方式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已经成为继印度之后的第二大服务外包强国。在服务外包业中,中国不仅仅承包传统低附加值的业务,如数据录入和呼叫中心等,而且越来越多地承包一些高新技术相关的业务,如从研发外包、IT外包、营销外包、解决方案外包到咨询外包等[2]。但是中国一些企业在世界上还是留下了“低价低质,侵犯知识产权”的外部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外包业从传统向新型服务外包业转型的过程中,创新能力的积累是企业解决转型之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的驱动模型构建优化方式

中国已经成为继印度之后的第二大服务外包强国。服务外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20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总规模已超过1.7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97%;服务外包产业累积吸纳从业人员达1 290.9万人”[1],占城镇就业人口的6.1%。在服务外包业中,中国不仅仅承包传统低附加值的业务,如数据录入和呼叫中心等,而且越来越多地承包一些高新技术相关的业务,如从研发外包、IT外包、营销外包、解决方案外包到咨询外包等[2]。但是中国一些企业在世界上还是留下了“低价低质,侵犯知识产权”的外部形象。特别是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数字化革命到来的今天,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然而如何抓住机遇,并进行成功转型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3]。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促使企业成功转型,同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是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快速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Alcacer & Oxley,2014)。然而服务外包中创新能力的机制是什么?如何有效地提升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

本文主要从创新能力内容进行探讨,如科技、营销、产品、流程等创新能力。在服务外包业中,对创新能力的研究很有限。虽然有些研究认识到能力积累在服务外包业中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研究重点是对发包方的能力进行探讨,如外包能力、管理能力和科技能力等(Ranganathan & Balaji,2007)。总体来说,对承包企业能力积累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特别是在中国外包业从传统向新型服务外包业转型的过程中,创新能力的积累是企业解决转型之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能力形成方面,相关研究只是从企业内部来探讨如何积累能力,或者单单从知识接受方或知识分享方来探讨企业的能力形成机制。仅仅从企业内部入手的相关研究可能使得企业过于关注内部,忽略外部的变化;仅仅关注企业外部的相关研究却忽略了企业内部,使得企业难以有效吸收外部知识。实际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积累应从师徒(teacher-student)角度来分析,不仅仅要关注企业内部能力积累,而且要关注如何借助外力向外部企业学习(Lane & Lubatkin,1998)。如 Lewis(2013)指出,能力的形成要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双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知识的学习和转移不仅仅需要知识传授方有动机、有机会和有能力传授,而且需要接受方有动机、机会和能力接受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能力(Easterby-Smith et al.,2008;Larsson et al.,1998)。(www.xing528.com)

除了从组织学习和MOA 框架入手,企业不仅仅需要利用外部资源获取外部知识,而且需要在内部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由于跨边界的知识可能会产生各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也就是产生信息处理的需求,企业内部的资源将扫除各种整合障碍,促进内外部知识的融合和吸收。

对发包方来说,他们需要在“制造”(make)和“购买”(buy)中做出权衡,外包属于一种“购买”决策。然而双方已经不仅仅是买和卖这样的一次性交易,他们通常还需要进行较为密切的沟通和联系(Li et al.,2008),这也为承包方的知识转移和能力积累提供了机会。下面从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来探讨动机(motivation)、机遇(opportunity)、能力(ability)以及承包方的内外部整合对承包方能力形成的影响机制。对承包方和发包方双方角度的研究以及承包方外部整合的角度有利于系统全面地了解从内外部获取知识和积累能力的系统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