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企业创新的外部驱动方式

工业企业创新的外部驱动方式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化的发展,工业企业的创新,从来不是产业,甚至单一企业单独能够完成的。在法律层面,为推进工业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我国于2011年启动第三次 《著作权法》修订工作;2015年启动第四次 《专利法》修订工作;《商标法》经过第4次修订,于2019年4月23日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过第2次修订,于2019年4月23日颁布。

工业企业创新的外部驱动方式

工业化的发展,工业企业的创新,从来不是产业,甚至单一企业单独能够完成的。除了企业内部知识生产外,还需要必备的外部援助和支撑,既包括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产权法律制度、司法系统和宏观政策环境支持,也囊括企业组织外研究机构、政府实验室、高校等创新组织体的知识支持。

在法律层面,为推进工业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我国于2011年启动第三次 《著作权法》修订工作;2015年启动第四次 《专利法》修订工作;《商标法》经过第4次修订,于2019年4月23日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过第2次修订,于2019年4月23日颁布。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大量法律、行政规章都经过修订,共同为促进工业企业创新营造日臻完善的法律保护机制,与促进创新商业化的良好营商环境。(www.xing528.com)

在政策层面,自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 “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概念以来,围绕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目标,我国先后出台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 〔2010〕32号)《中国制造2025》(国发 〔2015〕28号)《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6〕28号)《“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等大量关于推进工业化与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在政策上对工业化发展与工业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