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的绩效影响模型优化方案

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的绩效影响模型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而言,服务外包企业多承担接包方企业的角色,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处于技术劣势地位。无论在实业界还是学术界,服务外包企业创新都是管理人员和学者们关心的重要问题。在本节,我们将关注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一个综合的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目前关于创新绩效,现有研究并未给出统一的界定。

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的绩效影响模型优化方案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服务外包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导向,其创新能力和绩效的提高有助于接包方保持和吸引更多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并能直接强化顾客能力,使供需双方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Azadegan et.al.,2008;Azadegan & Dooley,2010)。因此,服务外包企业创新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综合现有文献的研究观点,创新就是企业开发和引进新产品或新过程的能力(Hult,Hurley & Knight,2004)。在外包情境下,立足于服务外包企业与发包方客户的关系视角,创新实质上就是在双方关系中引进一些新战略、新过程或新技术,以达到预期的创新性结果(Weeks & Feeny,2008)。一般而言,服务外包企业多承担接包方企业的角色,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处于技术劣势地位。因此,对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的研究多集中在供应链研究的相关文献中。通常,立足于供应链视角的、对接包方创新的研究都蕴含着一个前提或假设,即接包方创新首先是对顾客或发包方有益的。基于此,我们对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的研究也建立在上述假设基础之上,我们认为,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提高首先是为了满足在外包双方所签订的契约范围内顾客提出的创新性需求,交付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反过来,顾客也可以充分利用创新性的服务外包企业的能力以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新产品开发绩效(Petersen,Handfield & Ragatz,2003,2005)。在我国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终极目的是提升外包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转移,从而为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向“创新驱动型”转型服务。

无论在实业界还是学术界,服务外包企业创新都是管理人员和学者们关心的重要问题。服务外包企业实践为学术界的理论探索提出了诸多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问题。在当前学术界,服务外包接包方创新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服务外包企业参与新产品开发、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机制、服务外包企业与顾客企业间的权利—依赖关系与创新的关系等。在本节,我们将关注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一个综合的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

目前关于创新绩效,现有研究并未给出统一的界定。Pullen,Weerd- Nederhof,Groen和Fisscher(2012)认为创新绩效就是新产品开发(New product development,NPD)活动所产生的某种结果。而Prajogo和Ahmed(2006)在综合众多先前研究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创新绩效应该包含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两方面的内容。Hauser,Tellis和Griffin(2006)则认为创新的结果主要反映为一种投放到市场中的产品为公司所创造的销售额和利润,主要涉及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市场回报、抵御市场竞争和企业内部回报三个方面的内容。总之,创新绩效一般是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和效果的评价(陈学光,2007)。对于外包企业的创新绩效,王荣浩(2012)则认为务外包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企业,其创新绩效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衡量。我们认为,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应该具有一般企业创新绩效的共性,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的程度、形式、类型与一般企业是类似的。具体而言,按照创新程度分,服务外包企业创新可以分为激进式创新与渐进式创新;按照创新的形式分,服务外包企业创新可以分为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过程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按照创新的类型分,服务外包企业创新可以分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此,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绩效也可以依据上述对创新的划分加以展开并进行评估。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绩效应该通过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与新产品开发相关的绩效,二是通过完成创新性任务所带来的财务绩效。

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结果变量,尽管创新绩效的研究面临着绩效评价困难、影响因素多且具有复杂性等诸多难题,但一直以来,学术界始终在不断探索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现有研究中,对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构成了组织创新研究的主流,多数研究的主体为一般企业(相对服务外包企业而言)。一般而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现有文献中对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内部结构性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如Prajogo和Ahmed(2006)提出了整合的创新管理模型,研究发现创新激励因素(领导力、人员管理、知识管理机创新性管理)会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技术管理和研发管理),进而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Berchicci(2013)研究了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Alegre和Chiva(2008)验证了组织学习能力通过实验、风险承担、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以及参与决策制定等五种机制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影响。(www.xing528.com)

2.企业间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如Zeng、Xie和Tam(2010)探讨了企业间合作、企业与中介机构合作、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等合作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Knudsen(2007)研究发现不仅不同类型的组织间合作关系会影响创新绩效,而且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参与也会通过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会有所差异。

3.外部情境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如Woodside(2005)研究发现市场竞争、社会政治环境、创新挑战、需求不可预测性、竞争者行为等因素都会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Frishammar和A˚ke Ho¨rte(2005)通过对206家中型制造企业的研究发现,企业对外部信息的管理和创新绩效密切相关,企业对外部技术分部信息的关注对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而对顾客、接包方和竞争者信息的关注对创新绩效有消极影响。Köhler、Sofka和Grimpe(2012)分析了企业不同类型的知识搜索策略(科技推动型知识搜索策略、接包方驱动型知识搜索策略和产品市场驱动型知识搜索策略)会因产品是新上市产品还是模仿型产品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所不同。Berchicci(2013)研究发现,企业对外部R&D活动一定程度的依赖会产生较高的创新绩效,但过多的对外部R&D活动的依赖会降低创新绩效。

虽然当前学术界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产生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针对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却非常匮乏。因此,基于上述对一般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对外包企业而言,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也应从多个视角展开,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应具有区别于其他一般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典型特征。因此,本节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服务外包企业内部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服务外包企业与顾客企业间的关系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外部情境因素对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对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而深入地分析,我们拟建立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