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报地方、报效朝廷:一种回馈与奉献的方式

回报地方、报效朝廷:一种回馈与奉献的方式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启朝宦官当政,各地为魏忠贤建立生祠,杭州魏祠图谋吞并邻近的紫阳书院,吴宪令子吴瑗与同学诸生数百人毁坏其祠,砸碎魏忠贤像,保全了书院。吴宪因此被捕入诏狱,崇祯朝魏忠贤被诛,吴宪得以返回杭州。[102]在扬州的徽商,对当地的回馈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同报效朝廷的捐献联系在一起,用费巨大。[103]业盐于淮的原籍歙县汪应庚,笃于宗谊而外,大力在地方行善。对随同而来的瘟疫,设药局为患者治疗。

回报地方、报效朝廷:一种回馈与奉献的方式

徽商同样关注所居地的经济文化社会救济事业。歙县方壮福,捐资重建会稽永丰桥;方泰福捐资重建会稽东浦桥。[100]明代后期在杭州申请到商籍的歙县吴宪,与当地知名人士共建紫阳书院,立期会研讨文章。天启朝宦官当政,各地为魏忠贤建立生祠,杭州魏祠图谋吞并邻近的紫阳书院,吴宪令子吴瑗与同学诸生数百人毁坏其祠,砸碎魏忠贤像,保全了书院。吴宪因此被捕入诏狱,崇祯朝魏忠贤被诛,吴宪得以返回杭州。[101]休宁文昌坊程欢,府学生在湖北行商之处,遇到荒年,死者相见于途,乃买地建义冢收尸安葬,曹知府立碑记其义行。[102]

扬州的徽商,对当地的回馈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同报效朝廷的捐献联系在一起,用费巨大。郑鉴元,输军饷一万两以上。[103]业盐于淮的原籍歙县汪应庚(1680—1742),笃于宗谊而外,大力在地方行善。雍正九年(1731)江北海啸大灾,在伍佑、卞仓等盐场设粥厂赈饥民三个月。十年、十一年扬州江潮泛滥,民众逃难,乃出银安定难民,另运米数千石发放。对随同而来的瘟疫,设药局为患者治疗。十二年(1734)再次运米数万石赈饥,从而存活九万余人。同时运米接济扬州邻近的兴化、丹徒。用五万余两白银建府县学宫,二千两制作祭祀孔子用的祭器、乐器,为府学、县学用银一万三千两买田为学田,收租供修缮。出资帮助士子参加乡试费用,成为惯例,士人称为“汪项”。乾隆三年(1738)扬州旱灾,众商捐银十二万七千两,汪应庚独捐四万七千两救灾,公家粥厂关闭后,独立展赈八间粥厂一个月,据说九百六十四万余口受惠。七年(1742)维扬水灾,汪应庚捐银六万。此外兴复平山堂、栖灵寺、慧音寺,修建欧阳文忠祠、五烈祠,增修扬州贞节祠,设扬州徐宁门外义冢,维修扬州雷塘石桥、仪征育婴堂,为救生船捐田百亩做维修基金[104]扬州府城水沟淤塞,乾隆二年(1737年)淮南总商创意修浚,休宁马曰琯自任其住宅所在的广储门至便益门段的疏通,其余十四段众商公修。总商鲍志道重修扬州新城街道。[105]四大元宝之一的黄履昂,改扬州虹桥为石桥,其子为蒲筑长堤春柳一段,以荃筑桃花坞一段。[106]前述宋良铣修造仪真南门甃石桥。[107](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