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商与徽商的兴起与集聚地点:扬州

西商与徽商的兴起与集聚地点:扬州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知两淮的山陕籍人出仕早于或至少不晚于徽州籍的两淮人。正统间,政府因西北边军缺马,又令商人纳马中盐。总之,笔者同意王廷元、田培栋等先生的观点,认为西商早于徽商到达两淮,15世纪及16世纪上半叶他们是两淮盐商的主角,而16世纪下半叶角色的变化,徽商日益起主要作用,至17、18世纪,后者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了。

西商与徽商的兴起与集聚地点:扬州

看表5科举中式者的籍贯和时间,15、16世纪是山陕商人为多,而见不到徽州学子的身影,这当然不能说在这两个世纪中扬州没有徽商,而是表明,至少在15世纪他们要比西商少得多。从表2看,嘉靖时徽商已不止一人定居仪征,而这时是16世纪中叶,此后的万历及明末徽商到了一批。再看表1,前面八位都是在16世纪下半叶中举,证明16世纪是徽商涌入扬州的时代。据嘉庆《两淮盐法志》卷49《仕宦表》制作的表3,徽州籍两淮人出仕的第一人是在天启崇祯时,其实此书同时记载,就有大同人李匽举贤良方正,官知县。而在嘉靖时绥德人阎琮流落扬州,占籍江都,其子阎金任侠好义,1558年倭寇骚扰江淮,知府发动民众守城,“时西北贾客扬州者数百人,金召其豪,共登陴,射杀其渠魁”,倭退去。故乾隆时修江都县志,为阎金立传。[18]其时扬州有西北商人数百人,难怪会出科举人才和官员,如阎金子九德于万历年间出任府照磨。可知两淮的山陕籍人出仕早于或至少不晚于徽州籍的两淮人。西商先到两淮,应当不成问题,可是表6显示,两淮西商子弟科举的出现,远远晚于徽商,这同我们的西商早到的说法是不协调的,或者说是矛盾的,对此笔者理解尚浅,估计的一种可能是文献本身的不完善。《两淮盐法志》的编者在作《科第表》时就预计到遗漏、差错及其原因:“明万历中定商灶籍,两淮不立运学,附入扬州府学,故盐务无册籍可稽,且有西商,无徽商,亦偏而不全。我朝相沿明制,嗣于乾隆四十四年商灶裁归民籍,更无区别。”[19]关于西商的文献较少,其子弟中式了却可能失于记录,而徽州人这方面损失要少一些,因为他们“贾而好儒”,自身文献多,失载的情况相对要少,这是就双方的情形讲的;再从扬州地方看,人文之盛,是出在清代,而明朝不行,很少有进士面世,而在清代,鼎甲之人已是屡见不鲜了。拙文《清代仪征人才的兴起及原因》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复述。徽州人后到,地方文化也发达了,自身再重视,故而显得人文盛于山陕。

以上是就某些历史资料作出的辨析,再从盐商特点来看。两淮盐商之盛,起于明朝政府实行的“开中盐法”,即商人运粮北部和西部边疆,作为军储,政府给予淮盐,以为交换。正统间,政府因西北边军缺马,又令商人纳马中盐。[20]山陕商人地处边境,出入交粮地区方便,而且易于把握边境情势,所以有条件应政府之征,纳粮戍边,取得盐引,成为两淮盐商。相较而言,徽商就不如西商有那样的便利条件,及至看到山陕商人的牟利,才会参与这种商务,这自然要在时间上比山陕商人晚一个阶段,成为两淮后到的盐商。弘治中户部尚书叶淇改变开中盐法,“召商纳银运司,类解太仓,分给各边”,而给商人盐引,这样商人可以不用将沉重的粮食运到边境,或者也不必雇人在边地种粮食交纳,交银子就可以了。[21]此种办法,令边地商人失去优势,内地商人则得到交银的便利,这就有利于徽州两淮盐商的发展了。(www.xing528.com)

总之,笔者同意王廷元、田培栋等先生的观点,认为西商早于徽商到达两淮,15世纪及16世纪上半叶他们是两淮盐商的主角,而16世纪下半叶角色的变化,徽商日益起主要作用,至17、18世纪,后者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