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情与伴侣:忠贞、和谐、得力的助手

爱情与伴侣:忠贞、和谐、得力的助手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8年,李正宇成“右派”的消息不胫而走,也传到了胡克林任教的学校。果然,法院来人拿着胡克林的“离婚申请”,要李做出回应。胡克林所在的学校,认为胡的离婚,是鞋匠的底子——定(钉)成着哩,没有问题,所以校领导立即张罗着为胡介绍对象。胡克林对李正宇的挚爱,有时到了崇拜的地步。此事成了李的英勇事迹,使胡克林终身不忘。对她的坚毅,李正宇甚为钦敬。李正宇先生的诸多成果,专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爱情与伴侣:忠贞、和谐、得力的助手

李正宇与胡克林是1953年结婚的。1958年,李正宇成“右派”的消息不胫而走,也传到了胡克林任教的学校。校领导动员她与李正宇划清界限,并要她写离婚申请递寄到法院。胡根本不愿意与李离婚,佯称自己不会写,校领导说:“我替你写。”在无法推脱的情况下,她只好说:“那就拜托了。”

谈话结束后,胡克林迫不及待地跑回家,给远在农场劳教的丈夫写信说明情况,嘱咐:“如法院去人调查,你千万要沉住气,坚决表示不同意离婚。”

果然,法院来人拿着胡克林的“离婚申请”,要李做出回应。李说:不同意。法院来人说:你是劳教分子,没有权利说不同意。胡克林坚决要离,你就得离。李正宇:如果胡克林不同意离呢?法院来人说:那当然可以不离。李正宇无奈,将胡克林来信交法院来人看。他们看了后,无话可说,便打道回府了。

胡克林所在的学校,认为胡的离婚,是鞋匠的底子——定(钉)成着哩,没有问题,所以校领导立即张罗着为胡介绍对象。对象物色好了,确定了日子要胡克林去相亲,胡克林推辞:法院的判决还没有下来。校领导说:那不过是时间问题。胡又提出:没有拿到判决就去相亲,合适吗?校领导说:合适,蹬了“右派”,跟了革命青年,有什么不合适的。胡克林想,革命青年同托付终身的爱人能画等号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她说:得回去和我妈商量一下。校领导说:快去快来,人家还在乡政府等着哩。胡说:就来。

胡出了校门,并没有回家,径直跑到镇上,搭了一辆便车,连夜赶到湖北潜江农场,投入了丈夫的怀抱。从此她便丢弃了工作,以求团聚,以后又同丈夫漂泊到新疆,颠沛流离,茹苦含辛20多年。

胡克林对李正宇的挚爱,有时到了崇拜的地步。1956年,他们两口带着孩子从县城回乡下看望母亲。路过一条小河沟,突然发了大水,水面宽达200多米,水深数十米,波浪汹涌,令人望而生畏。李正宇会游泳,技术还很不错。他想了一个办法,请同行的胡的同学借了一口缸,在缸里面放了些湿土,以便保持重心稳定,让胡蹲在缸里,李则推缸过水。胡害怕,不敢蹲。李提出把孩子放在缸里,胡也不放心,不让放。李只好先给她们做实验,来解决她们的思想问题。李在水中,一手推缸,一手和双脚划水,游到了对岸,然后又推缸游回来。胡看了后,不再害怕了。就这样先将胡送过河,然后又回来,把孩子送过去,最后还得把缸送回来,自己再游过去。李连续往返游4趟。此事成了李的英勇事迹,使胡克林终身不忘。

胡克林早年丧父,家中只有母亲和一个姐姐。李正宇被打成了“右派”,为了不让姐姐受牵连,胡在大街上同姐姐照面都不打招呼,但姐姐对他们一家非常好。李家困难时,姐姐时常寄钱、送粮、送手表,还送缝纫机

人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会有一个善良贤惠的女人。李正宇正拥有这份幸运。他和她,琴瑟和鸣,十分融洽。(www.xing528.com)

胡克林,高中肄业,又当了多年小学教员,练就了一笔工整、娟秀、搭配匀称的好字。李正宇每写一篇文章,大致要改三四遍。她就给他誊抄三四遍。他发表的180万字的论著,大多经她的手,一笔一画抄写过。有的甚至要抄好几遍,她通宵伏案,不怕疲劳。对她的坚毅,李正宇甚为钦敬。我们采访时,谈到这里,胡克林插话说:“正宇写的《敦煌学引论》我抄了9遍。最多的一遍抄了27万字。最后浓缩为5万字,收入了《敦煌市志》。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因握笔起了老茧,我用剪子把茧剪掉,继续抄写。”

李正宇说:“如果没有老伴给我抄稿子,我恐怕连现在文章的一半也写不出来。老伴对我的帮助,远不止这些。孩子的教育,归她管;家务事,老伴全包了;我不知道自己衣服需用多少布,也不知道穿多少码的鞋,全靠老伴安排。”

如今,老两口闲暇时,常爱看些消遣性书刊,如侦破故事,小品文等。看电视,李正宇爱看喜剧性故事,哪怕是口吐神剑、手出激光都看;老伴爱看生活味、人情味比较浓的,尤其是反映农村生活的题材。有时因为看这不看那引起小小争执,只好一方退让,所以老两口想再买一台电视机

李正宇先生的诸多成果,专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然,学问之事,哪有一蹴而就之理。尤其是像敦煌遗书那样数以万计的文书文献、写经、抄本,谁也不可能包揽无余,言无不善。李正宇对于争鸣意见,总是那样心平气和,豁达大度,以求真谛。那么他的治学成就、学术造诣究竟怎么样呢?语言学家、民族学家、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作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涉足领域之广,是国内外学者中罕见的。让我们来听听他对李正宇和他的朋友们的评价。季羡林教授在为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著《归义军史研究》一书作的《序》中说:

“最近几十年以来,特别是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以来,由于领导重视和全国同行们的努力,情况逐渐有了改变。老一代的学者壮心不已,成绩斐然。中年学者,不甘落后,各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开后学之先路,作中流之砥柱;俯不怍于后,仰不愧于前。如郭在贻、姜伯勤、项楚、李正宇、陈国灿、张广达等等教授,皆是也。”

(1998年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