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零散兵学文献及其传世状况

零散兵学文献及其传世状况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司马彪的《战略》之外,两晋、十六国时期还有一些零星的兵学著作,但是,一则这些兵书没什么名气,二则大多在唐宋时已经散佚,后人难窥其真面目。《隋书·经籍志》著录有8卷本、20卷本,而《新唐书》《旧唐书》则著录为12卷本,但此书流传到唐宋时即散佚。《慕容氏兵法》《六军鉴要》,后人疑为伪作。《保聚图》,又称《保聚垒议》,为西晋庾衮撰。清人丁国钧则断定其为伪书。

零散兵学文献及其传世状况

司马彪的《战略》之外,两晋、十六国时期还有一些零星的兵学著作,但是,一则这些兵书没什么名气,二则大多在唐宋时已经散佚,后人难窥其真面目。

据历代正史,这些在历史上逐渐散佚的兵书,主要有:

马隆的《握奇经述赞》1卷。

司马彪《兵记》。《隋书·经籍志》著录有8卷本、20卷本,而《新唐书》《旧唐书》则著录为12卷本,但此书流传到唐宋时即散佚。

孔衍《兵林》。《隋书·经籍志》著录为6卷。(www.xing528.com)

葛洪《兵法孤虚月时秘要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1卷。

《慕容氏兵法》《六军鉴要》,后人疑为伪作。

《保聚图》,又称《保聚垒议》,为西晋庾衮撰。晋惠帝元康年间,中原战乱,庾衮率宗族占据禹山(在今河南禹州市)避难。为了加强宗族团结,抵御兵匪,号召部众“无恃险,无怙乱,无暴邻,无抽屋,无椎采人所植,无谋非德,无犯非义,戮力一心,同恤危难”。同时,“峻险阨,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分数既明,号令不二,上下有礼,少长有仪,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及贼至,衮乃勒部曲,整行伍,皆持满而勿发。贼挑战,晏然不动,且辞焉。贼服其慎而畏其整,是以皆退。如是者三”[77]。“《保聚垒议》大抵依据这一事件,记述筑坞自保的方法。”[78]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曰:“此书序云:‘大驾迁长安,时元康三年己酉,撰《保聚垒议》二十篇。’”[79]并指出其书中记载与其“自序”的自相矛盾之处。清人丁国钧则断定其为伪书。[80]

除了以上提到的诸家兵书,该时期一些割据政权的建立者,以及谋士和统军将领,也注意学习古代兵学经验,并在战争实践中加以运用。后汉主刘渊“尤好《左氏春秋传》《孙吴兵法》”[81];“苻坚作教武堂,命太学生明阴阳兵法者教诸将”[82]后赵石勒虽然不识字,但礼请士人为其读历代史,其用兵出奇制胜,晋将刘琨称其用兵“暗与孙吴同契”[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