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杜预的军事谋略思想探析

杜预的军事谋略思想探析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是羊祜同期的又一位著名的军事战略家,灭吴之战的关键人物。羊祜病卒后,杜预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接替羊祜积极筹划灭吴。吴亡后,杜预继续镇守襄阳,发展农业,使荆州附近地区的经济秩序得以恢复,被百姓亲切地称为“杜父”。他的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杜预的军事谋略思想探析

杜预(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是羊祜同期的又一位著名的军事战略家,灭吴之战的关键人物。

杜预出身曹魏官宦大族,祖父杜畿曾任魏尚书仆射,父亲杜恕曾任幽州刺史,自己则娶了司马懿的次女高陆公主,只是晋武帝代魏自立前高陆公主已去世。魏正元二年(255)拜尚书郎,四年后“转参相府军事”。景元四年(263)曹魏派钟会伐蜀,杜预任镇西长史。后钟会灭蜀后图谋反叛被镇压,钟会的幕僚部下都被害,“唯预以智豁免”[142]。泰始六年(270),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率部进犯陇右地区,杜预被派往前线配属安西将军石鉴作战,“给兵三百人,骑百匹”,后杜预为石鉴陷害,仅以身免。泰始七年(271),匈奴人刘猛举兵反叛,朝廷重新起用杜预任度支尚书,掌管政府的经济事务,杜预提出利国救边之计五十余条。羊祜病卒后,杜预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接替羊祜积极筹划灭吴。吴亡后,杜预继续镇守襄阳,发展农业,使荆州附近地区的经济秩序得以恢复,被百姓亲切地称为“杜父”。太康六年(285),杜预被西晋朝廷调回任司隶校尉,“行次邓县而卒,时年六十三”。(www.xing528.com)

杜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每任大事,辄居将率之列”[143],是中国古代文人统兵、儒者治军的典型代表。他的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