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要衰老观:心神保护及肾虚衰老原因

重要衰老观:心神保护及肾虚衰老原因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阳明脉衰”是开始出现“而始焦、发始堕”等衰老表现的重要原因。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肾虚衰老的重要原因。而最终引起肾气补充乏源,肾气亏虚而衰老。心气虚弱,会影响血脉的运行及神志功能,从而加速衰老,故需尤其重视保护心神。

重要衰老观:心神保护及肾虚衰老原因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理想,人人希望拥有强健的体魄,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如何防止早衰和衰老呢?

(一)衰老和早衰

衰老是人体自然生长的必然结果,它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生理性衰老,是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人体出现自身生理性退化;第二种情况是病理性衰老,是人体由于自身的原因出现病理性变化,提前出现了衰老,这种情况又称为早衰。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大状态。一个相对完整的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壮、老、已五个阶段,所有的生物概莫能外。人过壮年之后,衰老就逐渐来临,人体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渐进性的退化。

(二)促进早衰的因素

社会因素 人是社会动物,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突然发生变化,会使人的精神状况急剧下降,造成衰老。

自然环境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也会导致人体的衰老。

遗传因素 人体的衰老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先天赐予禀气十足,则身体强壮,寿命长;如果父母先天赐予禀气不足,则身体虚弱,寿命短。

七情太过 过于悲伤或过于高兴,导致精神刺激超出正常人可接受的范围,人体就会出现疾病。

劳逸失度 疲劳过度,房劳过度,安逸过度等都可称为劳逸失度,这些错误生活方式都可以促进人体早衰。

(三)衰老的机理(www.xing528.com)

人体衰老的机理是制定保健原则和方法的理论依据,特别是对药食调养的实施有直接的指导价值。关于衰老的机理,早在《内经》中就已经有了经典的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肾气盛衰与人体生长壮老相关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虞抟《医学正传·卷之一》的“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虚则寿夭”,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的“男子向老,下元先亏”,“高年下焦根蒂已虚”等论,都由此而来。

在对衰老原因和机理的认识上,人们非常重视脏腑功能和精气神的作用,又很强调阴阳协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古代对衰老机理的研究,主要偏重于正虚的一面,至于邪实对人体寿夭的影响,仅散见于一些医学文献中的零星评述,如《中藏经·卷中》“其本实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寿”等,系统研究较为少见。现代的实践及实验研究表明,“虚”并不能全面反映衰老的变化过程,单纯用补益药物,其延缓衰老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提出了多种邪实与衰老相关的学说,如痰浊说、肝郁说、痰血说、肠胃郁滞说等。其中痰浊和瘀血被公认为是影响衰老的重要因素。对于邪实的产生和影响,一般认为是由以肾虚为主的五脏虚损或功能失调而产生,然其产生之后,又反过来作用于肾等脏腑,促进肾及其他脏腑的虚损,从而加速衰老的进程。对衰老机理的认识较《内经》时代更为深入和全面。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肾脏虚损 肾虚是衰老的根本。肾主藏精,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肾的精气是激发生命活动和脏腑功能的原动力,影响着人体整个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若肾气充盛,则人体发育、生长、壮盛;肾气亏虚,则人体衰老、夭折。同时,肾为先天之本,从父母禀受先天“肾气有余”则可能年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年老有子;若禀赋不足,则天寿短少而早夭。因此,肾虚是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而其他脏腑对衰老的影响是间接的作用,或为肾虚的诱因,或是肾虚导致的结果。

脾胃虚衰 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脾为后天之本,胃为五脏六腑之海。《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阳明脉衰”是开始出现“而始焦、发始堕”等衰老表现的重要原因。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论述先天后天关系时说:“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又说:“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滋。”这说明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是生命延续的关键所在。如果脾胃功能衰弱,则五脏六腑都得不到有效滋养,四肢百骸得不到必需的营养,人的整个生理功能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加速衰老的进程。正常衰老,往往先从脾胃亏虚开始。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肾虚衰老的重要原因。在人体的衰老过程中,五脏或多或少有虚损的改变,其中对肾虚影响最大的当属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全身脏腑组织失于气血的营养,则导致功能低下。而最终引起肾气补充乏源,肾气亏虚而衰老。肾气来源于先天而充实于后天,故肾气的盛衰与脾胃关系十分密切。对此,诚如张介宾所说:“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景岳全书·脾胃》)可见,先天肾和后天脾的相互资生,是人体延缓衰老,防止早衰的重要保证。如果肾虚及脾或者脾虚及肾造成脾肾皆虚,则可加速衰老进程,使人早衰。同理,只要脾胃健运,就有可能改善肾虚的状况,延缓衰老的进程,即张介宾所说“故人自生至老,凡先天之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景岳全书·脾胃》)所以,从衰老的发生而言,脾胃虚弱,功能失调,导致脾肾皆虚是衰老的重要机制。而衰老又往往以脾肾两虚的病理变化居多。

心脏虚衰 心藏神,主血脉,《素问·灵兰秘典论》称其为“君主之官”。心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协调脏腑、运化血脉。心气虚弱,会影响血脉的运行及神志功能,从而加速衰老,故需尤其重视保护心神。认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肝脏衰惫 肝藏血,主疏泄,在体为筋,关系到人体气机的调畅,具有贮存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即说明人体衰老的标志之一——活动障碍,是由肝虚而引起的。

肺脏衰弱 肺主一身之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肺气衰,全身机能都会受到影响,出现不耐劳作,呼吸及血液循环功能逐渐减退等衰老现。

精气衰竭 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人的四肢、九窍和内脏的活动以及人的精神思维意识,都是以精气为源泉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人体衰老的因素繁多,表现复杂,但都必然伴随着精气的病变,精气虚则邪凑之,邪势猖獗则精损之,如此恶性循环则病留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具体阐述了由于阴精阳气的亏损,人体会发生一系列衰老的变化。

阴阳失调 阴阳的盛衰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关键,保持阴阳运动平衡状态是延年益寿的根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明确指出人的衰老同阴阳失调有关,即“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可见,阴阳失调导致衰老,而懂得调节阴阳能达到抗衰老的作用,人到中年以后,由于阴阳平衡失调,机体即可受到种种致病因素的侵袭,从而疾病丛生,加速衰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