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类型体系的层级优化

建构类型体系的层级优化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每种分类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进行的原则,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型体系的层级也作了具体的设定,这种层级又可以分为内容层级与保护级别层级两种。如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中的“民间传说图谱”又可分为“人物传说图谱”“史事传说图谱”“风物传说图谱”“风俗传说图谱”等不同类别。风物传说图谱是指围绕人们生存的外部空间、自然环境及相关事物所形成的传说图谱形式。

建构类型体系的层级优化

根据每种分类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进行的原则,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型体系的层级也作了具体的设定,这种层级又可以分为内容层级与保护级别层级两种。

1.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型体系的内容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十分丰富复杂,在某一个较大的类别中,往往又可以细分为几个不同的内容层级,根据这种内容层级,我们可以编制出许多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型,如:

第一层级:非遗资源10大类别图谱。即根据目前我国文化部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中运用的10大类别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型划分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传统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杂技与竞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等10种类型。

第二层级:非遗资源细分类别图谱。即根据10大类别下各个类别中的小类别进行第二层级的划分,如“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可分为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等各个小类图谱,“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可分为说书、唱曲、谐谑等几个小类图谱。

第三层级:非遗资源再细分类别图谱。即根据非遗项目基本类别10大类别下各个类别中的小类别再进行第三层级的划分。如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中的“民间传说图谱”又可分为“人物传说图谱”“史事传说图谱”“风物传说图谱”“风俗传说图谱”等不同类别。其中人物传说图谱是指围绕特定人物所形成传诵的传说而编制的图谱形式。根据传说中相关人物特点的不同,人物传说图谱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历史人物传说图谱”“领袖人物传说图谱”“生产技术人物传说图谱”“文艺人物传说图谱”“文化人物传说图谱”“神仙人物传说图谱”等更低一层次的图谱类别。史事传说图谱是指围绕民族发展、政治事件、民众生活以及阶级斗争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所形成的传说而编制的图谱形式。根据事件性质的不同,史事传说图谱又可进一步被分为“历史事件传说图谱”“农民起义传说图谱”“生产生活传说图谱”“奇闻轶事传说图谱”等更低一层次的图谱类别。风物传说图谱是指围绕人们生存的外部空间、自然环境及相关事物所形成的传说图谱形式。依据外部环境的不同,风物传说图谱又可进一步被分为“自然环境传说图谱”“动植物传说图谱”“名胜古迹传说图谱”等更低一层次的图谱类别。风俗传说图谱是指围绕人们日常生活中风俗习惯所形成的传说图谱形式,依据风俗习惯内容的不同,风俗传说图谱又可进一步被分为“衣食住行传说图谱”“婚丧嫁娶传说图谱”“人生礼仪传说图谱”“喜庆节日传说图谱”“宗教信仰传说图谱”等更低一层次的图谱类别……

基于以上的论述,传说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可以形成如下的内容层级分类体系:

B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

B-Ⅰ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

B-Ⅰ-1     神话图谱

B-Ⅰ-2     传说图谱

B-Ⅰ-2-1    人物传说图谱

B-Ⅰ-2-1-1   历史人物传说图谱

B-Ⅰ-2-1-2   领袖人物传说图谱

B-Ⅰ-2-1-3   生产技术人物传说图谱

B-Ⅰ-2-1-4   文艺人物传说图谱

B-Ⅰ-2-1-5   文化人物传说图谱

B-Ⅰ-2-1-6   神仙人物传说图谱

B-Ⅰ-2-2    史事传说图谱

B-Ⅰ-2-2-1   历史事件传说图谱

B-Ⅰ-2-2-2   农民起义传说图谱

B-Ⅰ-2-2-3   生产生活传说图谱

B-Ⅰ-2-2-4   奇闻轶事传说图谱

B-Ⅰ-2-3    风物传说图谱

B-Ⅰ-2-3-1   自然环境传说图谱

B-Ⅰ-2-3-2   动植物传说图谱

B-Ⅰ-2-3-3   名胜古迹传说图谱

B-Ⅰ-2-4    风俗传说图谱

B-Ⅰ-2-4-    衣食住行传说图谱

B-Ⅰ-2-4-2   婚丧嫁娶传说图谱

B-Ⅰ-2-4-3   人生礼仪传说图谱(www.xing528.com)

B-Ⅰ-2-4-4   喜庆节日传说图谱

B-Ⅰ-2-4-5   宗教信仰传说图谱

又如民间美术是指由群众为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而创造的,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流行的美术形式,具体包括绘画、书法雕刻建筑、工艺等种类。根据这些不同的类型,可以编制出不同的民间美术类非遗图谱形式,如“绘画图谱”“书法图谱””雕刻图谱”“建筑图谱”“工艺图谱”,等等。这些不同的民间美术图谱门类中又可以再分成许多更小的门类,如雕刻是借助各种可塑材料或是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生产生活,传达美学思想和审美感受的表现形式,因此,在编制雕刻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资源图谱时,可以根据其不同的创制方式将其再细分为“雕”类图谱(如“石雕图谱”“砖雕图谱”“木雕图谱”“玉雕图谱”“核雕图谱”“锡雕图谱”“象牙雕图谱”“葫芦雕图谱”)、“刻”类图谱(如“金石刻图谱”“竹刻图谱”)、“塑”类图谱(如“泥塑图谱”“砖塑图谱”“灰塑图谱”“糖塑图谱”)等小类,由此而构成雕刻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层级分类体系如下:

B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

B-Ⅶ       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

B-Ⅶ-1      绘画图谱

B-Ⅶ-2      书法图谱

B-Ⅶ-3      雕刻图谱

B-Ⅶ-3-1     雕类图谱

B-Ⅶ-3-1-1    石雕图谱

B-Ⅶ-3-1-2    砖雕图谱

B-Ⅶ-3-1-3    木雕图谱

B-Ⅶ-3-1-4    玉雕图谱

B-Ⅶ-3-1-5    核雕图谱

B-Ⅶ-3-1-6    锡雕图谱

B-Ⅶ-3-1-7    象牙雕图谱

B-Ⅶ-3-1-8    葫芦雕图谱

B-Ⅶ-3-2     刻类图谱

B-Ⅶ-3-2-1    金石刻图谱

B-Ⅶ-3-2-2    竹刻图谱

B-Ⅶ-3-3     塑类图谱

B-Ⅶ-3-3-1    泥塑图谱

B-Ⅶ-3-3-2    砖塑图谱

B-Ⅶ-3-3-3    灰塑图谱

B-Ⅶ-3-3-4    糖塑图谱

……

通过上述的例证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型体系的建构,可以根据非遗项目内容层级的不同而进行划分出不同的层次,由此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并可以运用图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描述的非遗资源类型图谱体系。它们反映了非遗资源内容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特点,同时也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在表达方式上的那种依类而著、逐层推进的体裁风格。

2.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型体系的保护级别层级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型体系的保护级别层级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做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型体系的建构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细化的过程。在本书中,我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型体系建构的原则、标准、层级等角度,阐述了建立一个多重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型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我国整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体系,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体系的全面认识、把握与管理,而且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类别体系的建构,使非遗资源那种丰富复杂的内容与形态特点在图谱的形式中得到较为明晰与系统的呈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