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文化金塔层级建构:珠江新语

人类文化金塔层级建构:珠江新语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珠江文化的勃兴,从新世纪一球两制的人类社会看,人类文化金塔的建立,是爱好和平、尊重人权的全体人类共同的壮丽事业。从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尖,人类文化金塔的结构,正如下图所示:人类文化金塔如上图所示,人类文化的金塔,建立在物质文化区的塔基层上。塔基、塔身、塔顶、塔尖的△形区域中间,有一条垂直的虚线,表示从认识上划分的一条两种制度文化之间存在的理论分界线。

人类文化金塔层级建构:珠江新语

人类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内部各子系统联系紧密的大系统,而不是一个各子系统之间互不相关、截然对立、各自为政的破裂碎块或一团散沙。实际上,它是由稳固的塔基——物质文化;厚实的塔身——综合文化;高耸的塔顶——精神文化;辉煌的塔尖——理想文化这四大部分构成的“人类文化金塔”。

自从人类步入阶级社会,产生阶级利益的对立以后,人们对人类文化的统一性由避而不谈,视而不见,讳莫如深,茫然无知到一口否定,造成了多少历史的误会,文化的偏见和惨剧:从秦始皇焚书坑儒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从中世纪的愚昧到法西斯的独裁,从前苏联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所谓“无产阶级文化派”的蛮横到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狂热……。然而,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珠江文化的勃兴,从新世纪一球两制的人类社会看,人类文化金塔的建立,是爱好和平、尊重人权的全体人类共同的壮丽事业。没有一个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文化的塔基,就不可能承托起社会综合文化区的塔身;没有一个做为人类社会基础的塔基和作为中介的塔身,就不可能建立起人类精神文化区的塔顶和塔尖;如果没有塔顶塔尖的建立,人类至今仍在黑暗中徘徊。

从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尖,人类文化金塔的结构,正如下图所示:

人类文化金塔

如上图所示,人类文化的金塔,建立在物质文化区的塔基层上。塔基之上是由国防文化、保健教育文化、法制文化构成的综合文化区的塔身层,再上面是由道德文化、艺术文化、学术文化、政治文化合成的精神文化区的塔尖层,最尖端是由人类理想文化构成的塔尖层。塔基、塔身、塔顶、塔尖的△形区域中间,有一条垂直的虚线,表示从认识上划分的一条两种制度文化之间存在的理论分界线。此线两边分别为社会主义文化场和资本主义文化场,△区域表示二者之间的共同点,状区域表示二者之间的分歧点。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虚拟的两种文化的理论线绝对化、凝固化,并以此作为相互排斥、相互仇视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便有了所谓水火不容的资产阶级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资产阶级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想、资产阶级艺术与社会主义艺术、资产阶级法律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区别。然而,人们为什么习惯于在上述的对应概念的比较中用“资产阶级”取代“资本主义”呢?这是否有意无意地将二者互相区别,承认“资本主义”有许多方面与社会主义并无本质区别,而真正有本质区别的只是“资产阶级”这一定语所特指的一小部分呢?实际上,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立都是不可能脱离前人所创造的文化基础的,不论是将前制度的一切贴上新制度的标签而心安理得的全盘接收,或是心惊胆颤地拒绝前制度遗留的所有文化财富,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虽然在实际运作上前一种态度对新制度的文化建设的贡献可能要比后一种态度大)。那种主张在前制度的“文化废墟”上重建一尘不染的新文化的企图,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热昏空想,更何况这种新制度新文化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急需从脚下和周边的前文化厚土中吸取养料以利繁荣呢!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宗旨,淡化“理论分界线”的纷争,尽可能的利用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财富来建设美好未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图可见,在塔基层内的物质文化区里,“社”、“资”文化的相同点最大而分歧点最小,其原因不在于别的,恰在于物质文化的成果,在于解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人首先需要解决吃的问题(农业文化、饮食文化)、穿的问题(服装文化)、住的问题(建筑文化)、行的问题(交通文化)、用的问题(工业文化),才可能从事其他社会工作,完成自己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尽的义务。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在经济合作互惠互利方面是天地广阔的。从饮食文化的角度看,营养化、方便化、天然化、保健化、社会服务化的潮流遍及世界,世界名菜固然跨越国界,传统粤菜又何尝不风靡全球?从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今人的营养食谱,其内核都在解决人类的食欲及健全饮食结构。从服装文化的角度看,西装革履、华服锦衣并非为某个阶级专备,爱美遮羞的天性人所共有的。香港的时装节吸引了世界客商,争奇斗艳,竞出高招,在质优价廉物美的角逐中幅射出人类御寒遮体,展示自我的服装文化光芒。从建筑文化看,在香港建起亚洲第一高层建筑中银大厦的熊谷组,同样可以在广州建起又一座更高的80 层大厦中天广场。中国式的苏州园林古典建筑,也可仿建于美国供游客观赏。美宅华屋,花园别墅,并非巨贾政要独钟,珠江三角洲首先富裕起来的乡民也不乏人居。满足家居需要和社会综合需要,是人类发展建筑文化的主旨。同以固定空间满足人类需要的建筑文化不同,交通文化以人和物的空间移动来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比起衣食住行来,“用”文化的外延极为广泛,凡以物质形态出现,满足现代人类家具生活必必需的用品,生产用品及办公用品,都可归入其范畴,即用品文化。其基本种类有:①生产用品。②学习办公用品。③体育文娱用品。④情结卫生用品。⑤厨具类用品。⑥家私类用品。⑦工艺装饰用品。⑧美容护肤用品。⑨家用电器用品。⑩医疗保健及性用品等等。无庸赘言,用品文化与衣食住行文化一样,是为全人类共有的普遍文化,只要有使用价值,不论它产生于哪个国度、哪个时代、哪个阶段的发明家,都同样能为全人类服务,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在其内部人为地挖掘不可逾越的制度鸿沟。

明乎此,我们就可以在第一产业(农业、渔牧业、林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商业金融业、科技业、信息化、交通化、服务业……)的广泛领域内加强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合作,努力奠定人类文化金塔的物质基础(即传统术语中的经济基础),消弭分裂、战乱、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向人类理想文化的塔尖迈进。

在塔基、塔身之上的塔尖——人类精神文化区,是传统术语所谓的意识形态领域,要否认这一区域里各种文化形态内部的多元化乃至对立化现象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这一区域里网状面的倒金塔形本身,已暗喻出这一领域的歧见之多、裂痕之深和对立之状。问题是,是否人类文化一旦从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物质文化层进入精神文化层,就只剩下无穷的争吵和不可理喻的敌意了呢?

看来并非如此。从道德文化的层面看,有所谓人类所共同钦佩的“私德”现象,这就是勇敢、诚实、正直、慷慨、公平、勤勉、守信用、正义感、仁爱、爱情专一、言行如一、责任感、羞耻感,等等。反之,懦弱、虚伪、偏袒、吝啬、私心、懒惰、背信弃义、凶残、水性杨花、言行不一、不负责任、无耻之徒,则往往遭人唾弃。至于公德,像爱国爱民、廉洁自律、秉公执法、以身作则、舍生取义等,更堪赞赏。尤其在敌国入侵,异族统治之际,不同阶级的人们往往可以置政见分歧、艺术流派宗教之争,学术观点于不顾,携手合作,共抗强敌。又如在人际伦理关系中,尊老爱幼,尊师敬长,相夫教子,慈母严父,亲如兄弟,全家和睦的,总胜过虐待老人,不敬师长,抛弃妻子,不养不教,手足相残,家庭倾轧的。宗教的魅力,就在于以其戒律昭示带普遍性的人类道德准则,克制人欲横流的物质社会的负面影响,净化人类心灵杂念以求得心理平衡。至于社会公正舆论及大众传媒界的压力,也来源于普遍道德对出轨独行的非道德现象的规劝企图。(www.xing528.com)

艺术文化,比人类培养崇高道德的品德完善需要更进一层,属于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的更高层次。原始社会的初级艺术属人类共有,已不成疑问。阶级社会的文学艺术分为带人民性的精华和反人民性的糟粕,也由来已久。应该说,真正的艺术精品从来都是人民大众所共享的艺术财富。从古希腊史诗歌德的《浮士德》,从屈原的《离骚》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从汤显祖的《牡丹亭》到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从维纳斯的雕像到天坛回音壁;从《魂断蓝桥》到《小船》;从《蒙娜丽莎》到《英雄交响曲》;从《兰亭序》到《天鹅湖》,无不给人以美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正是从这些音乐美术、建筑、雕塑、文学、舞蹈电影电视戏剧书法的不同形式显示的审美对象身上,人类在自我娱乐的同时促成了审美认识的进步,产生或可能产生出“按照美的规律去建造”的愿望与冲动。从真正的艺术所唤醒的人类良知和使人获得怡神励志养性陶情的审美享受看,其所具有的人类文化共性应占主导地位。

学术文化,满足的是人类的个性发展需要,是全社会所有文化领域的理论概括。行行出状元,如果这个“状元”指的不仅是该行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熟练技能和杰出贡献的行家里手,而且包括了将该行业的特殊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创造了学术成果的学科带头人,那确是如此。有幸的是,在任何一个经济较发达、文化较昌明的国家,都会自我标榜为“学术自由”的国家,给予它比艺术的“创作自由”(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创造条件)更能自由翱翔的广阔空间,这实在是万分重要的。人类至今仍在享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留下的丰富的学术成果,津津乐道不已,怎能设想用“大一统”的铁框箍死人类活泼灵动的思维翅膀?!任何宣称发现了终极真理的呓语不是无知就是谎言。各行各业——从物质文化、综合文化直到精神文化——的理论探讨都可进入知识界的学术领域,各行各业的学术成果集大成者都是人类共同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和一代精英。人类社会对于学术自由的宽容是一种最明智的选择。保剑锋刃磨砺出。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辩,只能是真理越辩越明。不因人数多少,不因权势大小而变形走样的真理之剑,是学术文化界人士梦寐以求、克“敌”制胜的法宝。无庸讳言,一些政治家对学术争鸣的宽容,只是因为它影响范围小,不及艺术文化的普遍性和煽情力。但是随着人类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学术成果将会更快更容易地转化为社会实践及其成果,成为每个寻求“人的全面发展”者不可或缺的高级精神需求。

政治文化,所满足的是人类的行政管理需要。把它置于人类文化金塔的顶层上端,是根据它的社会管理职能的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意味着它有天生的最高权威、最高智慧和任意摆布其他文化的特权。它本身正是学术文化研讨的和评价的对象。正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传统理论所揭示的那样,政治文化归根结底是由作为基础的物质文化,作为中介的综合文化所决定的,与本系统精神文化相一致和谐的。开明的政治文化,对人类物质文化、综合文化、精神文化的繁荣抱积极、宽容的态度,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只有保守和反动的政治文化,才会抑制人类物质文化、综合文化的发展,把进步的精神文化当作维护专制统治的敌人而加以剿灭。其结果是,开明的政治文化名垂青史,彪炳史册,造福人类;反动的政治文化臭名远扬,灰飞烟灭。

处于人类物质文化区与精神文化区之间的塔身层,是所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中介部分——综合文化区的广阔领域。它的人类文化共同性要少于物质文化区,却远比精神文化区的要多——远超过一般持文化对立观点人士的现象。事实上,如果没有人类综合文化区的存在和中介作用,纷繁复杂的精神文化和稳定和谐的物质文化之间就无法沟通和相互作用,不论是所谓下层对上层的决定作用或是上层对下层的反作用。

国防文化,是人类基于安全需要所建立起来的全民性的文化。它是一个拥有固定的疆域、成熟的民族、经济的实力、共同的文化和坚固的国防意识的国家所建立起来的防御体系。当它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原旨,走上侵略扩张、凌辱异国他族之路时,不论自身如何强大,战果如何辉煌,迟早都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在外部和内部的合力下裂变。国防文化有自己令出山倒、绝对服从的指挥系统,因而一些手握重要兵权者往往凭此搞军事政变、执掌国柄。然而,历史已多次证明,企图用军事管制手段来治国理政往往只能奏一时之效,而绝难长治久安。机械僵硬的军事化指挥难以运转复杂的国家机器,只会重蹈“一刀切”道德覆辙。中国“党指挥枪”的原则和世界的“军人不干政”准则,都是为了防止只应在非常时期出现的“国防压倒一切”的弊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百万大裁军,倡导军队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传统的国防工业也根据全国中心工作转移向民用方向发展,展示了社会主义国防文化的人民性。

保健教育文化,即教育文化、体育文化、卫生文化、环境保护文化、社会福利文化的总和。其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有健全智力和健康身体的人。保健教育文化的核心是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立国之本。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有赖于教育事业的培养。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任教、行医、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和热心公益事业,才能成为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类文化的创造者和监护者。教育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事业,是一个包括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培养和继续教育,包括了职业中学、技校、专科院校、科研机构的庞大而完整的文化系统。其基本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适应和建设现代文明的人。曾有过把教育当做生产力的观点和强调阶级性第一的观点,但只有当教育事业培养出来的千百万受教者主动地成为合格的各类生产者之后,上述观点才能有限度的成为正确的观点,否则,人们便难以解释资本主义的教育会产生共产主义之父和诺贝尔,社会主义教育的大学生会留学西方国家或取得科研成果或定居海外的事实。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共同文化知识财富去充实教育对象,才可能培养出为人类的物质文化、综合文化和精神文化作出贡献,为全人类的解放创造条件的合格人才。

法制文化,受物质文化及政治文化所制约,由司法界和广义的执法界(即包括由经济行政管理职能,有社会治安职能的机构和人员)所组成。其目的是满足人们对良好社会秩序的需要。法制文化是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是人们在妥善协调相互间的厉害关系,惩处和救治违法乱纪,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者的长期法律实践中形成的规范和准则,不同于只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的“法”。而且,即使是这样的“法”,也不能将其完全当作与人类共同利益和文化建设毫无关系的怪胎。须知:即使在封建社会,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条律;即使在西方国家,也不乏总统违法,遭到弹劾免职的例子。法制文化之所以能流传,发育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正是它那始终磨灭不去的民主精神和保护人类共同文化免遭毁灭的公正立场。

总之,包括国防文化、保健教育文化、法制文化在内的综合文化,是既有物质文化形态(①陆、海、空三军及国防设施。②学校、医院、体育设施,社会福利保险机构。③监狱、警察、法院等),又有意识形态(国防意识、教育意识、法制意识等)的中介文化。它不可能像物质文化区那样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免受精神文化区的烦扰;它为物质文化的繁荣提供保护,补充人力和维持良好秩序;它的基础设施的完备和现代化有赖于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它的意识形态直接受精神文化区尤其是政治文化的指导;它是物质文化经济基础决定精神文化上层建筑,以及精神文化反作用于物质文化(无论是通过道德的观点、艺术的观点、学术的观点还是政治的指令)的中介渠道,可谓文化大系统承上启下的骨架。

人类文化的金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构成了一个以人类共同文化为核心和支柱的完整系统。只要每个人都不要忘记自己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对尊重、爱护与建设好人类共同文化的神圣职责,而不是将依附于人类文化金塔上非共同文化的砂浆甚至尘垢当作比塔本身更重要的至宝的话,那么,人类将受益无穷,未来将更加美好。

要充分认识人类文化金塔的统一性以及对人类前途的决定意义,仅仅站在塔内或游离于塔外还是不可能达到的,只有站在人类理想文化的高度,从人类文化金塔的尖端俯察世界,展望天宇,才可能豁然开朗、气通神清、抒情畅意,从棉絮团团的云端上眺望见那射自云隙的万道金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