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江新语:珠江影视文化的交响曲

珠江新语:珠江影视文化的交响曲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珠江影视艺术具有趋新、求美、善变的潜质,是本地区大众文化的主体。珠江地区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之一,据专家考证,早在1901 年1 月16日,就在香港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喜来园”。从影视片类型和题材内容看,珠江影视艺术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总而言之,珠江影视艺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是值得写史著书、详论细述的,限于篇幅,这里先只就近年来珠江地区影响最为深远,艺术特色较鲜明的几部影视片加以评析。

珠江新语:珠江影视文化的交响曲

珠江影视艺术具有趋新、求美、善变的潜质,是本地区大众文化的主体。她将地域色彩鲜明和时代精神浓烈的珠江文化化为骨血,以现代大众传媒形象展现了南疆人民开拓奋进和丰富多彩的生活,表现了革命先驱的牺牲精神以及中华儿女的昂扬斗志和美好心灵,展示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和“一国两制”的光明前景。她在改革开放时代更是光芒耀眼,魅力独具,深得珠江民众、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

珠江地区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之一,据专家考证,早在1901 年1 月16日,就在香港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喜来园”。1909 年梁少坡在香港导演了中国最早的故事片《偷烧鸭》。[1]1958 年,社会主义的珠江电影诞生。1979 年广西、深圳相继建厂拍片。80 年代以来,粤、桂、琼等省(区)以及广州、深圳、珠海、桂林、南京、湛江等大、中城市的电视剧创作十分活跃,产量丰饶。

从影视片类型和题材内容看,珠江影视艺术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这里面,有以蔡楚生等人执导的《南海潮》、《百色起义》、《一代风流》为代表的、形象反映了风起云涌、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的革命历史题材片;有以丁荫楠等人执导的《孙中山》、《周恩来》、《康梁变法》、《洪秀全》等为代表的,再现中国名人英姿壮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记片;有以胡柄榴、王进等人执导的《乡音》、《出嫁女》、《黄土地》等为代表的,表现农村改革、批判封建陋俗,呼唤人性觉醒的农村片;有以张良的《雅马哈鱼档》为先声,以《商界》、《公关小姐》等获奖片为代表写城市当代生活的岭南都市片;有各个时期歌颂社会主义各条战线上默默奉献的英雄儿女的各行业先进人物题材片,如《共和国不会忘记》、《一个叫许淑娴的人》;有深入探讨爱情的价值,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意义的爱情伦理片,如《逆光》、《弧光》、《家庭》;有包括不下15 个剧种,琳琅满目、技精曲美、风味浓郁的戏曲片,如粤剧关汉卿》、潮剧《荔镜记》、汉剧《齐王求将》、歌剧刘三姐》、《牡丹亭》等;有童趣盎然,重视自我教育、甚至自编自演的少儿青春片,如《眼镜里的海》、《少年犯》;有色调明快、视角新颖的民族题材片,表现了岭南壮、侗族、瑶、黎等少数民族的剽悍善良性格。如《喜鹊岭南歌》、《雪鼓》等;有打出国威,刚柔相济、惩恶扬善,注重民族审美情趣武侠片,如《黄飞鸿》、《巴陵窃贼》、《飞天神鼠》等;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兼顾思想性、娱乐性和探索性,发挥文体题材优势的文艺体育题材片,如《天星巨星》、《双星恨》等;有表现正义与邪恶,贪欲与真情的搏战,具有警醒世人的社会教育功能的警世片,如《阿罗汉神兽》、《大喘气》、《廉政风暴》等;有以《梅花巾》、《似水流年》等片为代表,表现港台澳大陆人民生活及内外交往的台湾澳侨及涉外题材片;有以战争为背景,表现生死考验和军人生活的《血战台儿庄》、《虎穴轻骑》等为代表的军事题材片;有以惊险离奇的剧情,表现公安执法人员的大智大勇和破案过程的公安法制题材片,如《跟踪追击》、《大围捕》、《羊城卫士》等;有上座率高、花式多样,以喜剧形式表现人生的酸甜苦辣,使人于笑后受到启迪与教育的喜剧片,如《阿混新传》、《大惊小怪》、《逢凶化解》等;还有不拘一格,包罗万象的电视艺术风格片,如系列短剧《万花筒》、电视风光片《珠江情》、电视音乐片、艺术欣赏片《艺术长廊》等。(www.xing528.com)

总而言之,珠江影视艺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是值得写史著书、详论细述的,限于篇幅,这里先只就近年来珠江地区影响最为深远,艺术特色较鲜明的几部影视片加以评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