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江新语:大汇流之珠江文化

珠江新语:大汇流之珠江文化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怎样从珠江文化滋生繁茂的沃土上吸取无穷的精神力量?怎样看待珠江文化新纪元发端这一历史转折的深远意义?怎样看待珠江文化大汇流所掀起的城市化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主潮?怎样创造珠江文学的美好未来?由于珠江地区这一经济形势的出现和随之而来的政治体制的变革,使当地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

珠江新语:大汇流之珠江文化

珠江文化进入开放更新期以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确立,珠江地区出现了“城市化”倾向的历史巨变:昔日的边陲小镇和无名小县,成为今日闻名中外的经济特区——深圳市与珠海市;率先开放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内各县,现已基本完成了“市、区”化,成为南粤大地上的都市新星:东莞市、中山市、番禺区、南海区、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顺德区、三水区、新会市、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海南建省并经济特区化;两广的重要县城已成为附近县、镇的经济中心:如汕尾市、清远市、河源市、阳江市、揭阳市、梅州市、贵港市、防城港市……;华南重镇广州也由老四区变为新十区(即荔湾、海珠、越秀、天河、白云、黄埔、花都、萝岗、番禺、南沙诸区),在树立国际型都市形象上,缩短了与港、澳地区的差距。

怎样从珠江文化滋生繁茂的沃土上吸取无穷的精神力量?怎样看待珠江文化新纪元发端这一历史转折的深远意义?怎样看待珠江文化大汇流所掀起的城市化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主潮?怎样创造珠江文学的美好未来?

农村自然经济向城市工业文明的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证明:“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心,是前进的动力。”[1]珠江大地撤乡建镇、撤县立市、区,创办特区的深刻意义,就在于以工业化市场化经济潮为动力,顺应世界都市化巨潮趋势,形成以广州等大型城市为神经中枢,以中型重点城市为神经丛,以县级小城市为神经节,以乡镇村为各种神经元的全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政治领导的有机系统,以“市带县”的体制改革和城乡关系新格局,改变过去单纯从行政区域考虑的“市管县、地管县”的旧格局,将过去单一的施政中心城市,变成附近辖区(或经贸区)的经济开发、文化传播、信息交流、科技示范、商品流通、金融信贷、人才培训、运输周转、劳务市场、法律保障、人才调剂、对外开放等综合服务的中心,加速本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www.xing528.com)

由于珠江地区这一经济形势的出现和随之而来的政治体制的变革,使当地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标志这种显著变化的,是乡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和城乡市场经济的日益密切关系,是“市带县”的社会区域的结构方式的重新组合和田原牧歌式的生活情调的逐步消失,是现代城市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是人们的市场观念、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不断更新……。珠江文学要适应和表现这汇聚外来文化、港澳文化、移民文化及本土文化等多股潮头于太平洋西岸的现代工业文明浪潮,就必然要在社会变革中心的漩涡——城市中找到最佳视点,表现具有城市意识的现代人的文明生活,从中折射出时代精神的光辉,形成属于时代的文学主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