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北江文化繁荣,重点工程《珠江新语》

大北江文化繁荣,重点工程《珠江新语》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描绘并打造“大北江文化”品牌的现实意义,一是从珠江水系的文化结构上填补了岭南粤北文化的空白。三是可开辟粤湘赣以武江浈江为纽带的北江水系文化,通过以北江为纽带的北江支流文化和汇聚东西北三江的珠江三角洲文化,与内陆文化和海外文化相互交融,共创繁荣的重要航道。

大北江文化繁荣,重点工程《珠江新语》

江河是建城通航之命脉,水系带是江河文化的战略发展空间。研究、描绘并打造“大北江文化”品牌的现实意义,一是从珠江水系的文化结构上填补了岭南粤北文化的空白。二是从北江在古代交通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上,肯定古代北江流域是中原入岭南出南海的主要经济文化廊,是整个岭南地区经济与文化与海内外沟通的黄金通道。三是可开辟粤湘赣以武江浈江为纽带的北江水系文化,通过以北江为纽带的北江支流文化和汇聚东西北三江的珠江三角洲文化,与内陆文化和海外文化相互交融,共创繁荣的重要航道。从而使粤北各市都明确自己的北江文化的主体功能和恰当定位,更好地将以北江为纽带的北江水系文化,和以西江为纽带的西江文化,以东江为纽带的东江文化,以海洋为纽带的南江水系文化相结合,大张旗鼓地唱响并打造“大北江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其在珠江水系诸省区的知名度,从大北江文化的角度外联沿江各市,奏响促进珠江文化大发展的凯歌。

总之,只有放眼大北江文化的格局,重新审视和定位粤北各市区县在大北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由从大北江文化战略高度出发,整合联动粤北文化建设,对泛珠江北部地区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填补珠江文化的北部空白,化弱势为强势,开辟新珠江文化的粤北传播阵地,开通珠江文化辐射湘赣内地的文化水路。

为此,我们提出繁荣大北江文化的三大工程和对策如下:

一为推广中华国学北江工程,即以国学作为创意之源,借助张九龄名人效应,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弘扬中华美德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韶关为龙头的北江为纽带,联手赣州(信丰大余)、郴州临武宜章)、清远英德、连山)、佛山三水)、广州、肇庆各市,以国学水文化旅游全面推进北江经济文化大繁荣。(www.xing528.com)

二为繁荣中华国艺北江工程,即以琴棋书画学艺培德明道,增强国人综合素质,借助传说舜帝韶乐的研究和再创作“复活”韶乐,以音乐教化社会,并做好象棋发明人“象”的归宿地的大文章,以棋艺打造“中国象棋发源地”的中华文化品牌,以艺术文化提升北江人的道德境界和韶关文化产业

三为弘扬佛道文化北江工程,即以大南华佛境的建设为基地,以环绕韶关的“江、山、岭”的数百里绿道,将南华寺、东华寺、云门寺、大雄禅寺、钟鼓岩等“寺、观、塔、楼、阁、院、古村”等名胜文化景点链接起来,借助“中华百禅绿道”等景点,擦亮岭南文化名片之一的六祖禅宗文化品牌,以宗教文化净化人心,和谐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