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远难忘的校庆活动:北京电影学院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的大喜日子!

永远难忘的校庆活动:北京电影学院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的大喜日子!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进入黄亭子校区后,学院开始举办盛大而极具意义的校庆活动,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50年校庆时,更多班级的毕业生回校参加活动。这家父子两代出走北京,又从上海返回。北京电影学院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的大喜日子,期盼校友和老师们都能返校相聚,大家一起为我们热爱的她庆寿,祝她生日快乐!1961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

永远难忘的校庆活动:北京电影学院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的大喜日子!

自进入黄亭子校区后,学院开始举办盛大而极具意义的校庆活动,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40年校庆,离校多年的老领导、老教工、老校友,有的人是坐着轮椅、拿着拐棍来黄亭子参加大会的,他们的爱校之情令人感动,在食堂前拍摄的大合照更是弥足珍贵。在校门口李前宽同学热情地向我打招呼,我很惊讶,这位美术系毕业生、《开国大典》的大导演怎能认识我呢?后来回想可能是在小西天,华锡梅、左明坤我们三位刚由苏联归来的女教师曾受到青年学子们的“关注”。

50年校庆时,更多班级的毕业生回校参加活动。记得我和张益福、钱学格、张铁林等师生参加了电影学院教学研讨会。并和78班同学一起议及那届北京学生冯稜稜、张羽、黄英侠、晁军都被分配去外地,当时能安排照顾祖母的上海学生娄炜留京实属不易。娄炜弟弟娄烨也在学院学习过,我回忆起我不仅指导过他弟弟的毕业作业,还与他父亲娄际成先生有过合作。那是在拍摄青影厂的《兵临绝境》时,娄先生饰演剧中男二号——国民党将军。这家父子两代出走北京,又从上海返回。他们父子三人与我在学院合作相遇也是缘分巧合。

60年校庆,我为学报写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电影录音教育》一文,我和集体返校的电声60班同学一起为学院贺寿。期间遇到谭天谦、曹翠芬夫妇等表演系小班同学,得知“文革”大串连时,曾陪伴过我的那个瘦弱文静的北京女孩奚佩兰,与能言善辩的杭州才子史践凡结婚生子,几十年不见,望他们夫妻双双带上爱女史兰芽一家把校还。

65年校庆,虽属小庆但办得犹如大庆,其中有一项学电影节明星走红毯的活动:特邀78班校友和他们的老师走红毯。当80岁的我走在长长的红毯上,耳边响起“老师好!”的阵阵欢呼,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此生足矣。(www.xing528.com)

北京电影学院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的大喜日子,期盼校友和老师们都能返校相聚,大家一起为我们热爱的她庆寿,祝她生日快乐!永葆青春活力!

作者简介

王俊之,北京电影学院教授。1961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现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曾任录音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参与《邻居》《兵临绝境》等多部电影的声音创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