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难忘的记忆:荣获北京电影学院优秀毕业生奖

难忘的记忆:荣获北京电影学院优秀毕业生奖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加令我惊喜的是,我荣获了“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0周年优秀毕业生”奖。同学合影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最高电影学府和我国电影人才的摇篮。沈主任被我的一席话感动了,他记下了我的地址及联系方式。到了8月中旬,收到了部里的来信与北京电影学院的入学通知,要求8月末前报到,学费地质部宣传部已经缴纳。“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至今我还保存当年一摞厚厚的笔记本。

难忘的记忆:荣获北京电影学院优秀毕业生奖

黄世英(83级编剧进修班)

黄世英作品

转瞬间10年过去了,10年前的国庆节后,我收到北京电影学院邀请函:请于10月23日返回母校参加建校60周年庆典。

那天我早早地走进北京电影学院校门,在金字塔旁,站到我当年毕业时拍照的位置,举起手机自拍。我又逐一地去拜访当年住过的宿舍、就餐的食堂、上课的教室、拉片子的房间,学生时代的生活情景,不断地在脑海里闪回。

当我走进庆典会场时,令我激动不已,谢飞老师拍摄的我的《世界屋脊太阳》和穆德远老师拍摄的我的《中国人》,这两部影片在会场的大银幕上不断地滚动播出。

更加令我惊喜的是,我荣获了“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0周年优秀毕业生”奖。

同学合影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最高电影学府和我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学院的文学系,是培育中国电影“设计师”的摇篮,是电影文学爱好者梦想的圣地。

我曾荣幸地两次被文学系“破格”录取。第一次入学是1983年,文学系举办“电影理论进修班”,学员都是来自全国各个电影厂,唯独我是个“另类”——来自深山老林里的地质队员。

我是一个业余作者,早期从事戏剧创作,我创作的两部大型话剧《踏遍青山》《大江东去》先后被搬上舞台,创作的独幕话剧《搬家》由工人出版社出版。

文革”前,我在参加“吉林省青年专业作家暨业余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期间,参观长春电影制片厂时,长影的厂长、著名导演、编剧接见了我们。在参观赫赫有名的“小白楼”时,厂长苏云介绍说:“这里是厂里拍的所有电影的原点,全国许多著名的编剧都在这里‘打磨’过剧本,小白楼被称为全国电影剧作家心中的圣地。”

我在崇敬羡慕之时,心中暗暗埋下一颗“电影梦”的种子:“我要搞电影!我要进驻小白楼!”

从此,我对电影着迷了,影院上映的每部新片必看;每年出野外工作时,听说山外村子里晚上放露天电影,就是跑十几里路也要赶去观看;每年秋天从野外收队归来,除了单位上班外,我几乎都泡在电影院里;电影院招募影评人,我毛遂自荐去为影院宣传栏写影评,成了影院的“宣传员”,可以免票看电影了;每逢周日上映好看的电影,我就带着干粮和一壶水,从早场一直看到深夜最后一场才离开影院;像《马路天使》《列宁在十月》《上甘岭》和《冰山上的来客》等电影我都看过十几遍,电影插曲会唱了,有些台词都能背下来。

我从看电影开始模仿写电影,我的电影剧本处女作《雪山深处》在《电影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全国地质题材文学作品评奖时,荣获了优秀作品奖。

1983年春天,我到北京领奖时,听说北京电影学院在举办电影培训班,我的一位北京文友陪我到小西天,去拜访他认识的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沈嵩生。

同学合影

沈主任遗憾地说:“下半年文学系要举办电影‘理论班’,只招收电影厂的编辑,名额已经满了。每个电影厂的学员名额,都是由电影局分配的。”

我急切地问:“能不能让我来当旁听生?”

沈主任微笑地摇头:“教室的座位、宿舍的床位都是有限的。”

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激动地说:“我对电影文学创作不仅仅是个人爱好,而是为了一种‘使命’而创作。我的处女作发表后,地质部长孙大光到东北视察时,看到了我这部地质题材剧本。他在考察百忙中接见了我,鼓励我要为百万地质大军坚持电影创作,改变目前的‘一首歌(《勘探队之歌》)、一本书(《鹰之歌》)、一台戏(电影《年青一代》)’地质文化匮乏的局面。为此,我非常渴望能到电影学院来深造,实现我的电影梦想。”

沈主任被我的一席话感动了,他记下了我的地址及联系方式。

回到队上,我的心里一直在“打鼓”,即使批准我入学,半年学费300元,我有点难以承担,当时我每月工资只有40元左右。这时,我突然想起部长接见我时,曾说过:“创作遇到困难,你可以直接给我写信!”

我给部长写了一封长信寄出,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如石沉大海。到了8月中旬,收到了部里的来信与北京电影学院的入学通知,要求8月末前报到,学费地质部宣传部已经缴纳。

当时北京电影学院在北京郊区朱辛庄,跟农业大学在一起,学院周围是一片农田,像一座绿色海洋中的孤岛。校舍虽然简陋,但这里远离闹市,学习环境十分安静。

我们班的导师是余倩教授,他戴着一副近视镜,周身透出学者的风度。无论是讲课还是平时跟我们交流,都说着一口川味浓重的普通话。他慈祥善良,待人宽厚,对我这个“另类”学员格外关照,常常问我:“上课能不能听懂?”“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

入学后上的每一堂课,对我来说,都犹如“久旱的禾苗盼来春雨”,我认真地听、不停地记。至今我还保存当年一摞厚厚的笔记本

走进电影学院,令我最迷恋的是学院的图书馆,每次去借书都仿佛掉进了书海。许多关于电影剧本写作的中外书籍,我从来没有见过,有的连书名都没有听说过。我暗暗下决心,争取在学习结束前把这些书读完。为此,每天晚饭后,我就带着水杯到教室里看书,直到宿舍熄灯前才离开教室。(www.xing528.com)

每逢周六、周日同学们都去参加集会、舞会,我依然雷打不动地坚持在教室里看书。一个周六的晚上,教室里空荡荡的又只剩下我一个人,10点钟左右,感觉有人来到我的身旁,抬头一看是余倩教授,我急忙站起。

他拿起书翻看书名,感慨地说:“从入学那天起,就发现你天天在教室里看书,我教了大半辈子书了,还没遇见像你这样用功的学生。”

我坦诚地答道:“我的基础差,我们地质队找不到这些书籍,我……我想在离开学院前,把图书馆里有关电影编剧的书都读完。”

“不耽误你的宝贵时间了,快看吧!”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转身走出教室。

第二天他送给我一个小本本,上面有他专门给我列的“必读书目”,我凝视书目,顿时热泪盈眶。

后来,他又把他自己珍藏的、他喜欢读的电影剧本创作书刊借给我看。学习期间,我练习写个魔幻剧本《魔力》请他审阅,他提出了不少具体的修改意见,并请他夫人陈瑞晴(北京电影制片厂总编室编辑)当我的责编,辅导我把这个剧本推上了银幕。

短短半年的进修,收获满满。我创作的毕业之作《天涯孤旅》(根据奚青同名小说改编),由我们班内蒙电影厂学员塞夫搬上银幕。我创作的另一个电影剧本《男儿要远行》由长影拍摄,获得当年小百花奖

毕业不久,我便被调到地质部文学创作室,从事专业电影文学创作。

1989年夏天,听说学院文学系主任王迪教授,为了适应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级编剧人才,正在全国筛选18个“苗子”,筹备创办首个“电影高级编剧研究班”。

据说,八一厂的军旅作家李平分、康丽雯,长影厂文学副厂长候选人、著名作家韩志君,内蒙厂编剧、著名作家江浩,蒙古族作家巴德,保定市戏剧创作室主任张晓阳,安徽厂副厂长方义华,潇湘厂文学部主任胡冰,万科影视公司创始人、著名剧作家姜一等一批“大才子”都通过面试入选了。

王迪教授是我国首批留苏归国留学生,他不仅是著名的电影剧作家,还是全国著名的电影教育家,他“桃李满天下”,培养出黄丹、曹保平等一大批青年电影剧作家。

我跟王迪老师不熟悉,但我非常渴望能够进到高编班去学习。我知道他是中国拍摄地质题材电影的第一人,1955年他编导拍摄了地质题材电影《深山探宝》,被地矿部授予“荣誉地质队员”。我凭借我们都是“地质队员”的关系,贸然地去请他光临我的一部新片的首映式,他欣然地接受了邀请。观影后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我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面试的通知,心里凉了半截,感到去高编班学习“没戏了”!到来8月下旬,收到了高编班录取通知书。我没有参加面试,这次又是“破格”录取。我分析:其一,可能是对我的那部新片给予了肯定;其二,可能是出于他的“地质情结”。

这次入学是在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址,在蓟门河边、西土城路旁,耸立着一片崭新的灰色建筑群,高大的石头校门悬挂着“北京电影学院”校牌。校园里有一座小金字塔,格外引人注目,无论是新生或毕业生都喜欢在这里留影纪念。

王迪教授是高编班的首席导师,他虽然是位大学者,却平易近人,跟学员们亦师亦友。他亲自开讲“电影剧本探索”“剧作大师研究”课。他精心地为我们设计了课程,请学院知名的教授余倩、黄式宪、戴锦华、崔子恩、胡德智、朱青君、杨慧、胡滨、王志敏为我们讲授“剧作本体论”“电影语言”“电影美学”“影片分析”“现代文学”“现代艺术”“社会心理学”课程。

他还为我们请来社会上著名专家与学者:乐黛云、古同六、张天民、何振淦、丁扬忠、陈艳谷、李玫瑾、卓新平、金开诚、曹文轩、徐晓钟、白烨、叶朗、王宇等名流给我们讲授“对比文化”“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想象与艺术创作”“欧洲现代艺术流派”“法国电影”“现代文学”“现代哲学”“宗教”“形象种子”“思维与文学”“文学中的反思”等讲座,还专门请来聂哈罗舍夫给我们讲授《电影文学剧本创作九章》。讲课结束后,又进行为期一年的毕业论文(剧本)创作与答辩。

一年后,各个电影厂的编辑纷纷进驻高编班,来抓“毕业之作”。

号称高编班“18棵青松”的学员们,没有辜负王迪教授与众位专家的期望,创作出了一批优秀剧本:《过年》《焦裕禄》《冰与火》《大战宁沪杭》《篱笆·女人和狗》《世界屋脊的太阳》《走出西柏坡》《永远十九岁》《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烈火金刚》《跨界大劫案》《台北女人》等电影文学剧本。

我是第一个登台答辩的学员,我的毕业之作《世界屋脊的太阳》由著名导演谢飞教授执导,荣获了国家政府奖。

通过北京电影学院两次“淬火”“锻造”,我从“顿悟”式创作,转为理论指导下创作。高编班毕业后,我的创作一发不可再收,相继创作出《中国人》《南中国1994》《归国留学生》《八面来风》《呼啸的山野》《十八亿红线》《福兮祸兮》《打工皇帝还乡》《北纬18度的爱》《大东巴的女儿》《一座城市和两个女孩》《椰岛民谣》等30余部剧本,其中15部搬上银幕。

我被中国电影家协会聘为“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被中宣部聘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我“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授予我“全国劳模”光荣称号。在2019国庆节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给我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这一切荣誉的获得都归功于北京电影学院,将我从一名业余作者,“淬火”成国家一级编剧;将我这个从大山里走出的地质队员,“锻造”成电影剧作家。

借此,我要再次感谢导师王迪教授、余倩教授!感谢那些曾经给我们讲授过电影的老师及外请的专家们!

北京电影学院万岁!

作者简介

黄世英,1989级文学系编剧进修班校友。主要作品有《世界屋脊的太阳》《西天旅行》《南中国1994年》《男儿要远行》《中国人》《一个地质王国神话》等。曾获政府奖、长影小百花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宝石文学奖等奖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