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语文教学与研究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总结了许多宝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很多所谓的 “教学法”缺乏理论指导,真正操作起来无从下手;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也不少,如提倡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于是,许多语文教研工作者、语文教师认为语文课上得越活越好,越热闹越好。然而,热闹的课看上去很精彩,却往往缺少了一个 “实”字;看似在创新,却很难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以为语文教学要先守住两方面的 “本”。
1.语文教学要肩负起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的根本任务
在社会急剧变革、知识迅速更新的今天,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为所有人的发展打基础”, “不再以知识为中心”,“重视人的发展潜能的开发和个性、创造性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迅速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想成才必先成人”,教学中我们很难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由于语文学科除了其工具性外,还 “文以载道”具有思想性,所以,语文教学在利用语言材料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还应利用材料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及健全的个性品质。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母子三人头碰头吃一碗阳春面的感人情景;《我与地坛》中 “我”对母亲的那份理解以及 “我”对生命、对生活的新的认识;《项脊轩志》中那份对亲人的深深的怀念之情,都可使学生的理智与情感达到和谐交融,产生心灵的震撼,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质。(www.xing528.com)
2.教学要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根本重任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好比有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找到了通往知识大门的捷径,可以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中学阶段,除了让学生养成听说读写、预习复习等习惯外,还应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习惯,自学的习惯,彼此切磋的习惯,向一切人学习的习惯,以及正确评价他人、评价自我的良好习惯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