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澄明之境中塑造真实的自我

在澄明之境中塑造真实的自我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他看来,人们身体的接近并不等于心灵的接近,人与人之间重在心灵的沟通,即梭罗所谓的“神交”。所以,在物质和精神的取舍中,梭罗强调人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梭罗认为,应该以天地万物为师,自在地、从容不迫地生活,把物质生活的需求降到最低点,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培养天性的实践中,恢复自我的神性,个体将超越世俗人生的羁绊,逐渐抵达纯粹的精神性存在,最终走向澄明之境。

在澄明之境中塑造真实的自我

作为一个哲学家梭罗看到了人类内心的孤独。在文明社会中,沉迷在物质追求中的人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心灵的沟通。他们在工作之余,会把自己沉浸在一个非常喧闹的地方,或者让自己身边围有很多人,这样可以暂时解除自己的孤独感。这种生活方式的长时间沉淀,使人心的疏远变成了一种习惯,连人与人之间的拜访也成了礼尚往来。人们只不过是给彼此充当一面镜子,以确认自己还生活在人群之中并不是完全孤立的。然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只能让人与人之间更加陌生,而迷失了自我。

在他看来,人们身体的接近并不等于心灵的接近,人与人之间重在心灵的沟通,即梭罗所谓的“神交”。梭罗可以跟各种身份的人神交,而且其神交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他可以跟一个老渔夫静坐,无须说话就能达到心灵相通;他还可以从一个未开化的“原始人”身上看到世人所没有的信任和崇敬;还有一位冬夜来访的诗人,带着自己纯粹的爱来到梭罗的小屋,他们一边喝粥,一边大笑,并谈了很多清醒的话题,弥补了瓦尔登湖边长久以来的沉默。(www.xing528.com)

梭罗所谓的“神交”是一种精神的沟通,它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交流的最高境界。它可以不借助语言的交流,也不依赖身体接近,更不局限于人的身份地位和物质条件,只要每个人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就可以达成心灵相通。所以,在物质和精神的取舍中,梭罗强调人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在瓦尔登湖边,“他最大的兴趣不是观察喧嚣的尘世生活,而是审视个人的内心世界”。他时时刻刻在反省,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拥有一种崇高的精神,他把这种崇高精神称之为“人生的更高规律”。即使在那些集中言说人与自然关系的段落中,梭罗也都涉及人的精神世界的省察。从春天到冬天,从无声到喧闹,从倍克山庄到瓦尔登湖畔,从冬天的访客到与禽兽为邻,从种豆到收获,总有一双探求真理的眼睛,在细致观察和深刻反思着人的精神的现实与历史。在《阅读》篇中,梭罗认为古典作品是最崇高的人类思想的记录,因而号召读者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以此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然而,让梭罗最痛心的是,生活在19世纪的人们,“花了一个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来赚钱,为了在最不宝贵的一部分时间里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他们没有时间仔细打量自我,没有时间阅读和思考历史,他们对真理毫无热情,也不关心未来,他们只关心当下,只关心利益,最后导致人心的疏远和精神世界的荒芜。梭罗认为,应该以天地万物为师,自在地、从容不迫地生活,把物质生活的需求降到最低点,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培养天性的实践中,恢复自我的神性,个体将超越世俗人生的羁绊,逐渐抵达纯粹的精神性存在,最终走向澄明之境。梭罗自有其慧眼,在清理了一切世俗人生的羁绊之后,他走向了一种高度,因为这种高度的存在,他几乎是在俯瞰世俗人生,所谓权威,所谓经典,在他的目光的过滤下,只剩下最纯粹、最本质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