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集聚区

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集聚区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成渝地区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活动各自为战,没有形成高新技术的创新集群。因此,成渝地区需全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文化创新集聚区。抢先一步的制度创新是巴蜀文化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模仿技术创新是目前成渝地区集群采取的基本方式。推进创新,使成渝地区文化创新集群循序渐进地螺旋上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集聚区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都是以集群的形态显现的。从目前全国各区域发展看,顺应文化创新集群化发展的趋向,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创新能力排在前列的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开始大力实施文化创新集群化发展战略,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新集聚区,加强对文化产业创新的规划指导和扶持。

目前,成渝地区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活动各自为战,没有形成高新技术的创新集群。成渝地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968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26家,但这些研发机构都分布在各个企业之中。

文化创新体系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促进区域环境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协作,使高新技术的集聚能带来“知识—技术—产业”完整的创新体系,即使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极大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其一,专业市场的形成、技术工人的流动、信息资料的共享等,极大地降低了集群区域内创立新企业的“壁垒”,同时降低创新的市场风险;其二,产业集群产生的资源共享、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关系有助于扩大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边界、加速知识与技术和交流与转移、提高企业生产率,并产生有效的激励与评估作用;其三,产业集群促进集群网络成员的专业化分工,而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实现规模生产;其四,为高科技人才的集聚流动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培育提供了平台。

因此,成渝地区需全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文化创新集聚区。

创新是集群产生与发展的主旋律。技术创新是核心,它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制度创新为前提。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比,观念创新更为重要。这不仅表现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自观念创新,也表现为观念创新决定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方式与效果。观念创新是以良好的创新文化精神为条件和基础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都有很大的风险,这就需要有一个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www.xing528.com)

巴蜀文化崇尚创新,这种创新既有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和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又有勇于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和捕捉市场机会的思变精神。在这样的创新文化下,民众特别是企业家就会不断打破禁锢,冲破思想观念的层层枷锁,不断产生观念创新。通过观念创新带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做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持续创新,在创新变革中脱颖而出,不断提升集群的竞争力,获取可持续的创新力,从而推动和促进成渝区域经济的繁荣兴旺,实现文化和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

抢先一步的制度创新是巴蜀文化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成渝地区是制度创新的“多发区”,保持着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中,成渝地区不仅充分利用抢先一步所形成的制度落差建立起民营企业为主的企业组织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创新主体的创新收益,进而激发起许多传统行业(工艺)的技术创新意愿,还较好地运用其他地区的创新要素弥补本地企业自身创新要素的不足,积极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成渝地区流动,从而产生集聚效应,为文化创新集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条件和奠定了重要基础。

模仿技术创新是目前成渝地区集群采取的基本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在务实创新、学习模仿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成渝地区文化创新成长中的技术创新更多地表现为模仿创新,积极学习和模仿、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并通过区域社会网络加以扩散,从而有力推进集群技术创新的发展。随着集群层次的提升,自主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将成为成渝地区集群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

可见,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成渝文化创新集群生成的重要路径。良好的文化创新体系不仅是观念创新产生的重要土壤和氛围环境,也是激励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并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传导与互动机制,传导完毕后再回到观念创新这样一个连续创新规律,通过不断的交流互补,融合冲撞,发现机遇。推进创新,使成渝地区文化创新集群循序渐进地螺旋上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