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及优化措施

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及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主要包含调查背景与抽样设计、农村家庭基本特征、农村家庭经济活动、农村家庭与公共服务、调研结论五篇内容。第二篇中第3章为农村家庭基本结构,分别从家庭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婚姻状况、疾病情况、政治面貌七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家庭的基本结构进行了介绍,整体报告了此次调查所得的家庭样本的基本状况。

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及优化措施

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主要包含调查背景与抽样设计、农村家庭基本特征、农村家庭经济活动、农村家庭与公共服务、调研结论五篇内容。第一篇为调查背景与抽样设计,包含导论和调查抽样设计两章内容;第二篇为农村家庭基本特征,包含农村家庭基本结构、农村家庭就业、农村家庭收支、农村家庭财富四章内容;第三篇为农村家庭经济活动,包含农村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家庭土地利用与流转、农村家庭人口迁移与市民化、农村家庭金融行为四章内容;第四篇为农村家庭与公共服务,包含农村家庭社会保障、农村家庭教育、农村家庭社区环境、农村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四章内容;第五篇为调研结论(见图1-1)。

图1-1 本书框架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中使用的数据不仅涉及居住在农村的农村家庭,还包括居住在城镇的农村家庭。考虑到部分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情况,本报告不仅包括与农业和农民相关的农村问题,而且包括与农村人口的现代城镇生活有关的问题。全书各篇及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篇中第1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农村家庭相关调查的历史沿革和本次调查的时代背景、目标定位,着力于将农村家庭调查的历史脉络进行较为清晰的呈现,并对农村家庭调查的原则和目标定位进行概括性描述。

第2章为调查抽样设计,主要包含调查的抽样设计、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三个方面。事实证明,对整个调查团队严格的培训和高质量的问卷收集过程,使得高质量调查数据的取得成为现实。

第二篇中第3章为农村家庭基本结构,分别从家庭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婚姻状况、疾病情况、政治面貌七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家庭的基本结构进行了介绍,整体报告了此次调查所得的家庭样本的基本状况。

第4章为农村家庭就业,主要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从经济活动人口与就业人口概况、经济活动人口与就业人口的构成、非农人口及其构成、不同人群的行业分布、不同社区就业人口的行业构成对比、家庭就业类型及其构成六个方面对各层次人群中不同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第5章为农村家庭收支,主要从收入及其构成情况、各类群体的收入与构成差异、收入不平等状况、不同社区的收入与收入不平等状况、支出及其构成情况、不同人群的支出及其构成情况六个方面对农村家庭的收支状况进行了描述。

第6章为农村家庭财富,分别从农村家庭资产、农村家庭负债、农村家庭财富净值三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家庭的财富现状进行了描述。对于农村家庭资产,报告对其进行了地区、结构和风险等层次的细化,详细刻画了农村家庭财富状况。

第三篇中第7章为农村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别从基本情况、生产经营范围、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用地、农资采购、家庭农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生产补贴八个方面报告了农村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和趋势。

第8章为农村家庭土地利用与流转,分别从农业用地基本情况、耕地流转、土地确权与农地流转、土地征用四个方面对当下中国农村家庭土地利用与流转状况进行了梳理,并简要分析了我国农地流转的概况、产生的效果,以及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9章为农村家庭人口迁移与市民化,分别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调查中“居住在农村的农村家庭”样本和“居住在城镇的农村家庭”(即农民工家庭)样本,对农村居民人口迁移和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进行了整体描述。

第10章为农村家庭金融行为,主要包括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基本情况、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贷款、农村家庭的民间借贷、农村家庭的金融知识与金融行为四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家庭金融行为的特点和参与金融市场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第四篇中第11章为农村家庭社会保障,分别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商业保险五个方面对农村家庭的保障基本条件和现状进行了统计和介绍。

第12章为农村家庭教育,利用“居住在农村的农村家庭”样本,主要从文化程度、教育条件、教育期望、教育费用四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家庭的教育培训状况进行了统计,客观描述了农村家庭的教育费用和受教育水平。

第13章为农村家庭社区环境,基于中国农村家庭调查的社区部分数据,主要从村庄概况与人口、社区基础设施、农村产业概况、集体资产与债务、社区支出与收入、农业用地与征地拆迁六个方面对所调查的行政村状况进行了概述。(www.xing528.com)

第14章为农村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分别从治理主体与机制、治理条件、社区纠纷与矫正、社会组织与宗教信仰、社区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区培训八个方面对当前农村社区的治理状况进行了统计。

第五篇包含第15章结论。基于农村家庭调查的数据,从性别、婚姻、教育、家庭收入、消费、土地利用状况、人口迁移等方面概括了中国农村家庭的特点,总结了当下农村家庭微观和总体的情况。

【注释】

[1]李金铮,邓红.另一种视野:民国时期国外学者与中国农村调查[J].文史哲,2009(3):23-36.

[2]葛海静.民国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农村调查述评(1925—1935)[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李金铮.定县调查: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的里程碑[J].社会学研究,2008(2):165-191.

[4]表1-1中的主要内容参考:李金铮,邓红.另一种视野:民国时期国外学者与中国农村调查[J].文史哲,2009(3):23-36.

[5]陈意新.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1):118-124.

[6]对于卜凯调查的质疑请主要参照:杨学新,任会来.卜凯与河北盐山县150农家之经济及社会调查[J].中国乡村研究,2011,8(1):242-248.王晶,杨学新.卜凯与1920年代河北平乡农家经济及社会调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3):98-104.在此不做详述。

[7]夏明方.清末民国社会调查与近代中国社会科学兴起[N].中华读书报,2007-08-01(11).

[8]关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具体信息,本报告主要参照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lcrkpc/。

[9]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0]浙江大学农业社会学系(浙江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系的前身)成立于1927年。

[11]浙江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系于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重新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准设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于1994年起被列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学科,之后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1999年,浙江大学以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为基本力量,组建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简称CARD),被批准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该基地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创新基地(国家“985工程”A类创新基地)。2007年,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6年,浙江大学将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列入高峰学科建设支持计划进行重点建设。

[12]王秀清.中国农业经济百年巨变[J].农业经济问题,2005(11):6-10.

[13]林坚.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演变历程与发展方向[C]//黄祖辉,杨烈勋,陈随军.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前沿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3-40.

[14]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评述——“十五”回顾与“十一五”研究态势[C]//黄祖辉,杨烈勋,陈随军.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前沿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