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发展史:从默片到有声片的关键契机

电影发展史:从默片到有声片的关键契机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审美活动中主要是视觉和听觉,从这个角度说,观众需要电影有声音。观众的需求是技术进步的动力,也是艺术发展的动力,这成为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契机。在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现场奏乐——通过现场奏乐来烘托情节、取悦观众。默片时代声音元素的缺位造成了叙事上的缺陷,这种缺陷需要通过动作的表演来弥补,追逐和打斗、影星肢体的超常能力和奇观化表演成为默片时代电影的美学特征。

电影发展史:从默片到有声片的关键契机

人通过视、听、嗅、味、触等五种感觉来感知世界、获取信息。在审美活动中主要是视觉和听觉,从这个角度说,观众需要电影有声音。观众的需求是技术进步的动力,也是艺术发展的动力,这成为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契机。

1895年电影诞生,这也是电影的默片时代。在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现场奏乐——通过现场奏乐来烘托情节、取悦观众。如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首次演出,是在巴黎歌剧院夹道旁的商店里。梅里爱回忆说:“大约有20个观众在场,他们当时都住在巴黎近郊或巴黎城内。我坐在钢琴前面,为影片配上音乐。”[4]这是现场演奏。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每家社区影院都会有钢琴师在叮叮咚咚地配乐,还有一些电影公司安排专人配合银幕上人物动作制造声响,如敲门、拍手、摔东西、哭笑叫喊等。有声片的出现打破了单一画面的表现方式,扩大了电影的表现力,丰富了电影的审美意味。

一、电影美学的技术基础

电影以技术的进步为前提条件,电影的审美依存于技术进步和发明创造对影片效果的改进。1889年爱迪生和伊斯曼工厂合作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电影胶片,1894年路易·卢米埃尔设计出用来牵引片带的电影放映机,它们都是电影诞生、发展的技术基础。

电影在声音上的突破也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1913年,爱迪生实验室大大提高了录音话筒的灵敏性,并改进了留声机和放映机之间的联动装置。1922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研制出了新型扬声器、话筒及转台驱动轴。1926年,美国华纳电影公司组建研究团队研制有声电影,于1927年发明了感光录音技术,把声音录在胶片上,做到了声音和画面的同步。摄影、录音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有声片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默片时代的表演美学

电影和戏剧都离不开表演,戏剧的表演侧重假定性,电影的表演更贴近生活。无论电影还是戏剧,在其他条件(如布景、照明等)相对缺乏的情况下,都会对表演有较高的要求。在电影的默片时代,因为缺乏声音这一重要的叙事元素,演员的动作和表演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通过动作表演来实现叙事功能

电影是大众文化的形式,兼有艺术和商业的双重性,必须通过叙事实现美学表达、完成其在大众文化中的意义。全维、真实、生动地再现生活是电影的基本要求,为此,不断突破技术和表达手段的局限性,就成为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电影中,声音和画面是相互补充的,声音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可以直接表现人的思想和意图,弥补画面的不足,展示更为复杂的时空结构。同时,声音还能够丰富影片的时空层次,表达人的内心情感,强化影片叙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默片时代声音元素的缺位造成了叙事上的缺陷,这种缺陷需要通过动作的表演来弥补,追逐和打斗、影星肢体的超常能力和奇观化表演成为默片时代电影的美学特征。

美国导演麦克·赛纳特于1912年创办“启斯东制片厂”,开创了“打闹喜剧”电影,他使用技术手段将人物动作变快、夸张,创造喜剧效果。他使用特技手段造成强烈的追逐和运动,体现了急速和新鲜的抒情风格。喜剧演员巴斯特·基顿在自然环境中表现强烈的外部动作、高超的形体控制,它们和明快的节奏剪辑以及奇特的画面构图结合在一起,丰富了视觉表现力,实现了影片的叙事功能。

(二)突出形象,夸张形式

既然动作的表演成为重要的叙事手段,要想引人注目、达到电影的娱乐效果,独特的形象、夸张的动作就成为默片时代的必备要素。黑格尔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见诸现实。”[5]引人发笑是夸张动作带来的最直接的情感,因此默片时代成为喜剧片黄金时代

查理·卓别林(1889~1977)是闻名世界的喜剧大师,为默片喜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卓别林在导演、演艺生涯中共拍摄了80多部喜剧片,著名的有《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城市之光》(1931)、《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凡尔杜先生》(1947)、《舞台生涯》(1952)等。

从思想内容上看,卓别林的电影表达了对社会现实深刻而尖锐的批判,以及人道主义的精神。比如,《城市之光》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摩登时代》是对工业化时代人的“劳动异化”的批判;《大独裁者》表达了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卓别林通过喜剧形式进行批判,这就使得他的喜剧带有悲剧色彩,喜剧引发的是“含泪的微笑”。

在艺术手法上,卓别林通过高超的肢体控制能力,使用夸张的形体动作来表演,这契合了默片时代的喜剧节奏。同时,卓别林使用丰富细腻的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渲染喜剧气氛,其作品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征。

例如,在《寻子遇仙记》里卓别林扮演流浪汉,穿戴和行为却像贵人一样,他悠闲自得地停下来,庄严地脱下露着手指的破手套,打开一个沙丁鱼空罐头盒做的香烟盒,在煞有介事地端详之后挑出一个烟屁股。点燃烟屁股之前,还像高贵人物一样在指头上顿了一顿。(www.xing528.com)

又如,在《大独裁者》里,大独裁者兴格尔面对着几十万人在发表演说,当演说情绪到达高潮时,他的狂热情绪把麦克风的支架烤得弯曲了。

安德烈·巴赞评价说:“卓别林的最优秀的影片可以反复地看而乐趣丝毫不减——这同一般情况正好相反。毫无疑问,其中某些噱头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满足,功力竟是如此深厚,但更重要的一条真理是喜剧形式与美学价值绝不是靠惊奇完成的,惊奇只有一次性效果,转瞬即逝,而这更微妙的乐趣是期待和发现完美事物的喜悦心情。”[6]在喜剧电影中,卓别林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境遇,“深刻地表现了个人与命运、与社会现实、与强权政治、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7],创造了默片时代的经典。

三、丰富和回归:有声片的审美价值

1925年,无声片还是电影的制作标准。五年之后的1930年,美国好莱坞就全部转向了有声电影,各大公司新建了隔音的摄影棚,15000家影院装配了有声设备,声音元素的加入使电影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一)有声片是指声画同步的电影,其中人物对话是最重要的元素

早在1913年,爱迪生就制作了音乐和画面同步的有声电影。1922年,西电公司制作了有声电影《霍顿》。1926年,华纳公司使用维他风录音系统制作了《船夫曲》等。虽然在这些影片中声音元素已经出现,但学术界仍然认为它属于无声片。

学术界公认的第一部有声片是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推出的《爵士歌王》(1927),它由艾伦·克罗斯兰导演,根据百老汇音乐剧改编。该片不仅使用维他风系统录制音乐,而且影片中的人物开始了有声的说话。虽然这部电影只有354个字的有声对白,但它标志着声音技术的成熟,也预示着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该片受到热烈欢迎,在观看中听到电影的对白时,有的观众竟然激动地站起来鼓掌。

(二)技术、经济和美学上的考量是影响早期有声片的主要因素

为了适应有声影片,就需要改进影院的扩音系统。爱迪生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实验室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着手解决扩音问题。20世纪最初十年相关技术已经成熟,尽管如此,在影院实践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1913年爱迪生的有声电影放映时,声画同步失败的次数多于其成功的次数。电影放出的音乐声音或者大到刺耳,或者小到听不见。声音问题的完美解决是一个历史过程,它表明了电影审美对技术的依赖。

在经济上,当许多电影制作公司正在从无声电影中赚着大钱的时候,他们对电影加入声音元素都不太热心。为了配合有声电影的放映,电影院的经营者需要安排声音设备,这也会花不少钱。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影院经营者对有声电影不感兴趣。在美学上,无声电影已形成了美学特色或艺术模式,有的导演担心添加声音元素后会破坏电影的艺术性,因此,他们对有声片也有抵触心理。这些原因导致了在20世纪初的十多年里,有声电影一直没有实现突破。

在有声电影出现之前,为之“试水”的是新闻短片。美国学者罗德曼说:“20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开始为表现新闻事件和特别兴趣内容的新闻短片(newsreel)添加声音。作为电视新闻先行者,新闻短片极受电影观众的欢迎,而那些尚未跟上潮流的电影院也迅速安装了声音系统来放映这些短片。所有这些让电影制片公司清楚地看到现在制作完整的有声电影也大有赚头。”[8]有声的新闻短片受到观众欢迎,它伴随着技术的成熟、影院设备设施的改善,为有声电影铺平了道路。

(三)叙事元素的完善和写实主义美学的复现

声音是任何叙事文体都离不开的元素,在有声电影中,声音作为叙事元素完善了电影的叙事手段。人声、音乐、音效这些声音元素服务服从于影片创作,在不同的叙事时间和空间中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说,声音元素的加入开拓了电影的叙事空间,使电影对现实的复现更加逼真,它也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20世纪30年代,当百老汇的有声影片在上海上映时,报纸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平安属于华北公司,资本雄厚,而且十分努力,所以赶早了一天,把有声电影着实地贡献于大家。……原来现今有声电影分两种,那天平安却两种都演过了。第一种是‘莫非通’(Movietone),就是将声音摄入片上,成一种光带,放映时利用光学方法,借无线电机及播音机,将所摄的声音还原出来。第二种是‘伟大风’(Vitaphone),是用话匣方法,听说那唱片总有女人的脚盆那般大小……此次平安试演的两种片,声音都十分清脆,观者简直等于置身舞台中,丝毫不生不快之感。一切应有之声音尽有之……声色具备,洵为大观。”[9]

有声电影因其“声色具备”广受观众欢迎,这极大地促进了有声片的发展,实现了电影向写实主义的美学回归。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用来再现生活的,只有全维地再现生活、给观众以完整的真实感,电影才能在受众中获得生命力。从这点来说,有声片从某种程度上消除了戏剧的假定性、降低了表演的成分,从而使电影走上一条不同于戏剧的道路。

法国电影理论大师安德烈·巴赞认为,绘画、戏剧、雕塑、电影等造型艺术的诞生,其心理原因是抗衡无情流逝的时间,这和古埃及人制造木乃伊的心理原因是相同的。在工业文明时代,电影就是一种新的掌控时间和运动的符号手段,它使影像能够映现事物的时间延续,这是写实主义电影受到欢迎的深层心理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