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待人礼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待人礼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民族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重视礼貌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礼最初是由于敬神产生的。古人因为敬畏神而祭祀神,祭神的仪式叫做礼,后来“礼”被引申为表示敬意。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有关礼貌、礼仪的论述特别丰富。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开始提倡礼貌。可见,当时的人们就意识到了礼貌的重要性。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礼仪礼貌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待人礼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重视礼貌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礼最初是由于敬神产生的。古人因为敬畏神而祭祀神,祭神的仪式叫做礼,后来“礼”被引申为表示敬意。

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有关礼貌、礼仪的论述特别丰富。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开始提倡礼貌。《论语》中这样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孝经》这样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中写道:“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左传》中这样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管子》中也有这样的说法:“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可见,当时的人们就意识到了礼貌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礼仪的规定也越来越详细和清楚。南北朝时期,大学问家颜之推,为教训子孙写了一本《颜氏家训》,共有20篇,首次把家庭生活中的礼仪规范进行了总结。宋代著名的教育朱熹,对礼仪教育十分重视。在《蒙童须知》中他提出:“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等要求,并且每一部分都写得十分具体。在第一部分的开篇就提出:“人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www.xing528.com)

南宋时期出现了蒙学教材《三字经》,这本教材也专门提出了礼貌问题:“为人子,方少年,亲师友,习礼仪。”意思就是说:作为子女,正当少年时期,应当拜师访友,学习礼仪。清代出现了一本《弟子规》,书中详细规定了少年儿童在言谈举止方面的礼仪规范,例如,在尊敬长者方面提出:“或饮食,或走坐,长者先,幼者后。”在仪表方面提出:“冠必正,纽必结。”在仪态方面提出:“步从容,立端正。”在语言方面提出:“刻薄语,秽污语,市井气,切戒之。”

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礼仪礼貌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现在我们说的“四有”新人,其中之一就是“有礼貌”,礼貌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修养和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