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穗芳:期刊编辑加工实践案例

林穗芳:期刊编辑加工实践案例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著名编辑家林穗芳先生不仅在编辑理论和编辑规范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编辑加工实践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以下节选若干林穗芳先生的编辑加工实例。本案例就是选取了三个林穗芳先生的编辑加工实例,尽管不能全面体现林先生的编辑加工思想,但是从中也能管窥不少宝贵的编辑加工经验。

林穗芳:期刊编辑加工实践案例

著名编辑家林穗芳先生(1929—2009)不仅在编辑理论和编辑规范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编辑加工实践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他处理文稿有一双见微知著的慧眼,能发现一般不易察觉的差错和问题,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能恰到好处地消除文稿的差错和缺陷。他眼高手也高,是编辑加工的行家里手。

以下节选若干林穗芳先生的编辑加工实例。

实例1:“积极引进一些适合我国需要的外国和港、澳、台的优秀图书。”(《出版科学》1993年第1期第59页)

林评改:“我国”改“我们”或“我国大陆”。“我国”与“港、澳、台”并提,就把“港、澳、台”划到外国去了。

实例2:“网上书店接到订购信息后即可确认,不几天就可送达所购图书。亚马逊书店只需几十秒钟即可向顾客发送确认信息,一小时之内可将书送到购书者手中。”(《出版科学》2000年第3期第46页)

林评改:“不知道作者这样说有何根据。想必是接到订单一小时之内可将书发运错成一小时之内可将书送到购书者手中了。一个小时内送到要有一个条件,即订购者住在亚马逊书店的发货点附近……”(www.xing528.com)

实例3:“毕昇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这项伟大的发明虽然在世界同行业中领先400余年……”(《出版科学》1994年第4期第30页)

林评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可删去。印刷术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都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如果限于活字,中国这项发明的时间就要往后推迟几百年。‘世界同行业’可改‘西方同行业’,因公元1234年高丽崔怡已用世界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祥定礼仪》,我国的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同行中只不过领先约200年。”

(蔡姗,《林穗芳的编辑加工见解和实践》,原载《中国编辑》2012年第6期。有删节。)

评析:

林穗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编辑大家,他将编辑加工视为编辑工作不可替代的独立环节,是稿件发稿前必经的重要阶段。他认为编辑加工对提高原稿的思想、科学和文化水平,消除内容和形式上的缺陷和差错,确保出版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林穗芳先生不仅有普遍适用的理论供人学习参考,也有许多的加工实例值得大家借鉴学习。本案例就是选取了三个林穗芳先生的编辑加工实例,尽管不能全面体现林先生的编辑加工思想,但是从中也能管窥不少宝贵的编辑加工经验。本案例的三则编辑实例都是针对编辑在加工时如何消除各类差错的,这是编辑加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从这三个实例可以看出,差错往往藏身于一些不经意的地方,这类差错往往无需大的改动就能够化错为正,但是一旦让错误漏过而付诸出版,就将对图书的出版质量和出版社的名誉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图书的社会效益,这种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在编辑加工时,一定要做到“耳聪目明”,要紧绷出版质量的弦不放松,细心加工,精心加工,以消除各种错误,达到高质量的出版要求,这是编辑功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从案例中也可以看出,林穗芳先生的知识面十分广泛,这对编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素养,编辑要从日常的编辑实践中不断积累各种知识,以完善补充自己的知识库,还要养成勤于查资料的习惯,自己不确定的地方要查证落实,不能放在一边不管不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