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争显露的影子皇帝:德国的权力转变与战争惨状

战争显露的影子皇帝:德国的权力转变与战争惨状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争改变了王权机制,在德国,军方势力异军突起。战争的延长让最高统帅成了德国实际的独裁者。曾经雄心勃勃的威廉皇帝,大权旁落,成了名副其实的“影子皇帝”。德国民众开始为战争带来的恶果埋单。到了战争中后期,德国被饿死的人达到近80万,其中一大半是6~15岁的儿童。在德国,绝大部分政党是欢迎这个和约的,但也有不同的声音。

战争显露的影子皇帝:德国的权力转变与战争惨状

战争改变了王权机制,在德国,军方势力异军突起。战争的延长让最高统帅成了德国实际的独裁者。因为凡尔登战役的失败,法尔根汉被迫辞职,兴登堡任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任第一军需总监,皇帝完全退居幕后。

对此,战后参加和谈的德国代表这样说:“威廉皇帝现在只在德国的敌人那边出了名,在德国本土,他已经被人们完全撇在一边,或者不如说已经作为一个无能的蠢人被扫到一边了。在德国,没有人再谈论他;在政治上,他已经不复存在;在柏林,甚至形式上也没有人同他商量问题了。”曾经雄心勃勃的威廉皇帝,大权旁落,成了名副其实的“影子皇帝”。

尽管在战争期间,威廉皇帝除了出去打猎或郊游,有时也会坐在地图前,摆弄上面的小旗子,但他每天工作的时间不会超过1个小时,否则他就心不在焉

这位夸夸其谈的国王,用自己的野心挑起了德国民众的战争热情,却在战争中被无情地抛弃了。如果他如他的祖父一样悉知战争的残酷,了解创业的艰辛,德国或许不会走上战争之路。然而,普鲁士从腓特烈二世流传下来的“尚武”精神,又岂是他能改变的?除了继承,他或许别无他法。

1916年,德国最高统帅部由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接掌。但德国真正的统治者是那位无情而顽固的军国主义者鲁登道夫。他拒绝服从政府,却强迫政府的领导人服从他;他不仅要拥有军事指挥权,还追求民政等主要方面的领导权。

为了支持战争,德国建立了军事管理局,在德国形成军事专制。同时,德国还筹建了战时经济体制,统一控制原料征集和分配。国家不仅干预生产,连劳动力的流动都严格控制。军方绑架了国家的经济,以达到为战争服务的目的。

在鲁登道夫的独裁控制下,没有人敢反对,也没有几个人意识到应该反对。只有到了战争结束后,德国领导人才敢揭露真相。魏玛时期的财政部长埃尔贝格尔说:“有4年时间,德国实际上没有政治统治,只有军事独裁。对这一点,我们现在可以公开讲了。”

所有的战争,受到伤害最严重的永远是民众。由于男性都上了战场,女性就成了生产的主要力量。她们不仅承担了以往由男性肩负的繁重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家庭,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妇女们的身心健康。而在战争中长大的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容易走上极端,他们被称为“战争的一代”。(www.xing528.com)

原料短缺,食品匮乏,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居民必须凭借证件才能按限额购买生活必需品,供应被压缩到极低的水平,以维持战争的需要。德国民众开始为战争带来的恶果埋单。

到了1916年的冬天,德国连最低标准的粮食供应都达不到了。大家只能以芜菁为食。那年的冬天,也被人们称为“芜菁之冬”。到了战争中后期,德国被饿死的人达到近80万,其中一大半是6~15岁的儿童。人们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的对策是加紧控制,并颁布《兴登堡纲领》,规定只要年满17周岁、不到60周岁的男子,都要应征入伍;留在工厂工作的,不得随便转岗。这更加深了民众的抱怨,厌战情绪开始蔓延。各大城市的罢工运动此起彼伏,“打倒战争”“打倒政府”“我们要面包”等口号响彻德意志。

【相关链接】

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3月,苏维埃政权刚刚成立,德国趁火打劫,逼迫俄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根据和约,德国获得了苏俄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德国,绝大部分政党是欢迎这个和约的,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谢尔曼谴责和约违反了民族自决权;社会民主党人在表决时弃权;独立社会民主党则认为这个和约是兼并性的,因此投了反对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