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希特勒秘密扩建军队引发强烈反对

希特勒秘密扩建军队引发强烈反对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希特勒的愿望是大张旗鼓地扩建军队。这引起了英、法等国的强烈反对,希特勒只好装模作样地谴责这次政变,表示自己与此毫无关系,支持奥地利平息动乱。希特勒用他惯有的和平声调,高呼这次调动军队只是在德国本土上的常规调动而已,他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平。然而,西方国家对于这种完全有能力击退的挑衅行为,没有表示出任何意见。

希特勒秘密扩建军队引发强烈反对

1961年,英国史学家泰勒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中,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希特勒引起的,主要原因还是各国政治家们的“忙中出错”。因为希特勒作为一个国家的首脑,并没有迫切想通过战争获得胜利,而是想不战而胜。

泰勒认为,希特勒通过各种手段,如欺诈、蒙骗、恐吓、局部战争等手段来打破凡尔赛体系,扩大德国的领土,以达到统治欧洲的目的。当然,希特勒也明白,不管用什么办法达到目的,军事准备都是必要的后盾。

《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只能有10万陆军和少量的海军,受《凡尔赛和约》的钳制,德国军事力量一直处于最低的水平。从魏玛共和国开始,德国就致力于打破和约的束缚,重整军备。但一旦扩军,必然导致毁约。为此,如何让扩军变得合法化,成了希特勒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

他开始了一系列的试探活动,挑战着协约国的底线,希特勒在凡尔赛体系的边缘小心翼翼地走着。1933年10月14日,希特勒致电世界裁军会主席,以“不能满足德国军备的平等要求”,退出了裁军会议国际联盟,由此摆脱了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的束缚。接着,希特勒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一举摆脱了一切国际监督。

之后,希特勒秘密扩充海军和空军,还下决心把陆军兵力从10万扩充到30万。《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只能建1万吨的军舰,希特勒对外宣传自己建的是1万吨的军舰,实际上建造的却是2.5万吨的军舰;打着建“民用航空”的旗号,开始建空军。当然,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希特勒的愿望是大张旗鼓地扩建军队。

1934年7月,希特勒又尝试了一下。他支持奥地利的纳粹发动政变,想把奥地利合并过来。这引起了英、法等国的强烈反对,希特勒只好装模作样地谴责这次政变,表示自己与此毫无关系,支持奥地利平息动乱。

失败让希特勒清楚地明白,想要突破凡尔赛体系,绝对不能着急。别看希特勒是个狂热分子,做起事情来却不急不慢,稳扎稳打。他利用英、法要求德国签订《洛迦诺公约》的机会,对外宣布德国开始建空军。结果,英、法一点反应都没有。接着他又进一步宣布德国准备把陆军扩充到50万,英、法的反应仍然不很强烈。

就这样,希特勒利用外交手段,一步一步地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事的束缚,英、法等国虽然都表示了抗议,但也就仅此而已。当然,希特勒扩军,打着保家卫国、和平平等的口号,表示德国对其他国家的领土不感兴趣,同时非常欢迎裁军。(www.xing528.com)

在扩军问题上获得国际社会的默认之后,希特勒开始尝试进行军事冒险,他要进一步挑衅几个大国。经过认真分析,他挑选了《凡尔赛和约》中规定德军禁止入驻的莱茵地区。1936年3月,他派了一支几千人的军队进入了莱茵地区。

希特勒用他惯有的和平声调,高呼这次调动军队只是在德国本土上的常规调动而已,他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平。虽然希特勒说得很轻松,但他自己也清楚这一步会带来如何巨大的后果。

他在后来承认:“进军莱茵地区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受折磨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真的向莱茵地区进军,我们就只能忍辱撤退,别无他法,因为我们当时拥有的军事力量连稍微抵抗一下都办不到。”

然而,西方国家对于这种完全有能力击退的挑衅行为,没有表示出任何意见。一切风平浪静,德军没有遭到任何反击。德军进入莱茵地区,取得了在这里突袭法国的机会;英、法两国不肯击退莱茵地区的德军,给自己留下了后患,之后的几年,他们将面对的是几百万德军。初露锋芒的希特勒变得更加放肆,在国际舞台上也日益猖獗。

【相关链接】

纳粹法西斯

“法西斯”是一个让人生畏的词语,它总是和凶暴残忍、独裁专制联系在一起。当然,更重要的是它总是和战争一起出现。人类历史上首先出现的3个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都把发动战争作为基本国策。纳粹法西斯是一种以战争为目的的极端民族主义,它鼓吹民族优越感渴望通过战争征服全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