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态思考的五个关键步骤分析

动态思考的五个关键步骤分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轴承部分的润滑不够,导致机器过热。领导者应该尽量将思考精细化,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领导者在动态思考时,可能会有遗漏的问题,从而导致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料的变化。这需要领导者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实施监测,查缺补漏。在可能出现问题的节点,再次思考,从而更加全面地促进计划的实施。

动态思考的五个关键步骤分析

1.步骤一:找问题

找问题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果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问题在不同角度中都会出现,那么这就是领导者应该重点思考与分析的重要问题。

在确定重要问题之后,需要将这个问题进行分解,要将问题分解到可以提出具体解决方法的程度。例如,公司盈利的问题最终分解为: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内部开支、提高产品单价、构建新的业务线等方面。

在分解问题时,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理清思路,理顺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项目延期的问题,其分解的金字塔结构(见图6-5)。

图6-5 项目延期问题的分解

2.步骤二:找原因

在分解完重点问题之后,就需要列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召集员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团队讨论,确定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并将相关原因分层分级,用箭头将它们与问题连接,这样让领导者直接明确地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从而制定对策。

在找原因时,可以通过不断问“什么原因”来准确地找出原因。例如,某工厂的机器停运,导致无法顺利完成客户的订单,延误了工期。在寻找原因时,进行了以下的提问:

为什么机器停止运转了?

因为超负荷,熔丝断了。

为什么会超负荷?

因为轴承部分的润滑不够,导致机器过热。

为什么轴承部分的润滑不够?

油泵轴因磨损而松动了,润滑泵吸不上油。

为什么油泵轴会磨损?

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导致轴内混进了铁屑。(www.xing528.com)

通过这样的问答,最终找到原因,及时地解决了问题。

3.步骤三:找结果

根据原因与问题,预见可能会出现的最终结果,并与问题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从问题到结果的指向过程。这一步骤与上一步骤类似,都是用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4.步骤四:找回路

找回路就是找出原因——问题——结果这一过程中的所有因素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这一过程中的闭合回路、隐形回路。

在找回路时可能会出现找不到回路、找到的回路太过粗糙,或者找到的回路太多三种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在本质上就是对问题的思考还不够。

找不到回路是由于未深入思考、分析问题,“病因”找得太少,或者是因为回路隐藏得很深,使领导者很难发现其中的回路。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领导者可以先检查已经找到的因果关系,观察是否有遗漏现象。

除此之外,领导者还可以逆向推导,从某一个结果出发进行推导。例如,导致团队业绩下降的因素中有这样一个小结果:员工的工作状态差。领导者就可以逆向推导是什么导致工作状态差?是工作方法不当,还是工作任务不明确等等,通过这样的推导,就可以导出更多的因果关系,建立趋于完整的因果互动环。

找出的回路太过粗糙是因为缺少中间过程,直接将问题与结果联系在一起。但在问题与结果之间很可能会隐藏着一个或者多个隐形的回路。甚至还存在某一个因素在其中发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的情况。

例如,员工因领导者的管理方式不当而离职,这一过程中可能还隐藏着企业的绩效管理机制、薪酬机制等方面的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该领导者利用日报来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度情况,正面影响是让员工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提高工作效率,而负面影响是可能会有员工认为日报是在浪费时间,从而敷衍了事,没有达到效果。针对正负面的情况,领导者要放大正面影响,消除负面影响。制定的解决方案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结果可能也不同。

领导者应该尽量将思考精细化,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找出的回路太多,是因为领导者没有设定问题的范围。例如员工离职与产品市场情况可能没有多大的联系,他们之间的联系还有许多中间过程,因而在思考员工离职的原因时,可以将产品的市场情况不列入其中。

在面临这种情况时,领导者要学会化繁为简,筛选出与问题关联性大的因素,这样才能避免花费不必要的精力。

5.步骤五:实时监测,查缺补漏

根据以上步骤,领导者明确自己的计划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会导致的结果,这是领导者制定防范措施的前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领导者在动态思考时,可能会有遗漏的问题,从而导致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料的变化。这需要领导者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实施监测,查缺补漏。在可能出现问题的节点,再次思考,从而更加全面地促进计划的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