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创造的五个阶段优化

知识创造的五个阶段优化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么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开发及转移过程就是极其重要的。但是隐性知识不容易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更难交流和传递,因此,让具有不同行业背景、个人观点及动机的组织成员共享隐性知识成为组织开展知识创造最重要的一步。

知识创造的五个阶段优化

组织知识创造有以下几个促进条件,分别为:组织对目标的渴望、组织成员的自主管理、组织内部的张力、有意图地进行相关的业务活动以及为了适应环境多样性及复杂性,组织成员拥有处理事件的多种办法等。

第一阶段:知识共享

隐性知识是组织进行知识创造的基础。那么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开发及转移过程就是极其重要的。但是隐性知识不容易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更难交流和传递,因此,让具有不同行业背景、个人观点及动机的组织成员共享隐性知识成为组织开展知识创造最重要的一步。首先,要在组织成员中建立信任关系。组织成员通过和谐的环境共享他们的情绪、感情和心智模型。组织成员需要一个彼此能够面对面进行对话的场所,利用这个场所,可以自由分享各自的经验、感情、能力和知识。在这一阶段,共享隐性知识的一些典型方法有:

观察法:团队成员观察其他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采用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学习并领悟哪些行为及方法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操作的。

模仿:在观察其他小组成员完成任务的基础之上,模仿小组成员去完成其他任务。

体验:尝试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去解决问题,并把自己的方法同小组成员或专家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

协作:组织成员共同去完成一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能力,与组织成员互相协作。

第二阶段:概念形成阶段(www.xing528.com)

隐性知识和显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组织知识创造的第二阶段。知识创造的第一阶段里,在相互对话的场中形成了某种共享的态度和心智模型,那么组织会通过持续对话、讨论和交流将第一阶段里形成的结果表述出来。这种经过共享后形成的统一的心智模型通过外化的形式及语言、符号、图表等表现出来。组织成员们通过对话的形式在对话场里共同创造出新的概念。

第三阶段:验证阶段

知识被定义为“经过验证的真实信念”。从这个定义来看,组织或个人所创造的新概念必须经过验证才可以。验证的过程是用来确定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创造出来的新概念是否对组织和社会具有真正的价值。因此,组织必须通过更加明确的方式对此类概念进行验证并检验这种概念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企业来说,新概念形成的内容包括成本控制方法、利润空间、新产品的设计以及对企业产生的贡献或刚形成的知识概念能否成为组织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来源。最终的检验标准是所得到的概念是否与整个社会的价值系统相一致。

第四阶段:建造原型阶段

经过验证的概念可以转化为新的产品或者某种原型。主要是指前几个阶段形成的概念与企业中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生产程序结合在一起。在这个阶段,支持活动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原来创造概念的小组成员,同时也包括来自组织中各个功能部门的人员。这一阶段要求组织内各个部门之间必须团结协作。

第五阶段:知识转移阶段

组织知识创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一个概念被开发创立出来不会就此完结。已经被创造检验过的新概念在本体论维度上再次进入新的知识循环体系并将已经形成的知识进行转移。而在第二个维度,即组织和组织之间可以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将知识转移到其他企业、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公司外部的其他人或组织当中。因此,知识转移阶段不只是在个体的层次进行知识转移而要注意到在组织的不同层面上的转移和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