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分配的基本原则与规定

财务分配的基本原则与规定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润分配在企业内部属于重大事项,企业的章程规定本企业利润分配的原则、方法、决策程序必须以不违背国家有关规定为前提。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一般次序和重大比例也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利润分配的有序进行,维护企业和所有者、债权人以及职工的合法权益,促使企业增加积累,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财务分配的基本原则与规定

一般情况下,一种实践活动的实施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为了规范企业财务分配行为,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企业财务分配活动也必须遵循相应的行为规范。

(一)依法分配原则

国家有关利润分配的法律和法规主要有《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等,企业在利润分配中必须切实执行上述法律、法规。利润分配在企业内部属于重大事项,企业的章程规定本企业利润分配的原则、方法、决策程序必须以不违背国家有关规定为前提。企业利润分配的对象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这些利润是企业的权益,企业有权自主分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一般次序和重大比例也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利润分配的有序进行,维护企业和所有者、债权人以及职工的合法权益,促使企业增加积累,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二)资本保全原则

资本保全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性原则之一,企业在分配中不能侵蚀资本。利润的分配是对经营中资本增值额的分配,不是对资本金的返还,不能因为利润分配的原因而减少了企业的资本。这种资本保全措施有利于企业保持稳定的资本来持续经营和发展。按照这一原则,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存在尚未弥补的亏损,应首先弥补亏损,再进行其他分配。(www.xing528.com)

(三)多方及长短期利益兼顾原则

利益机制是制约机制的核心,而利润分配的合理与否是利益机制最终能否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利润分配涉及投资者、经营者、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企业必须兼顾,并尽可能地保持稳定的利润分配。在企业获得稳定增长的利润后,应增加利润分配的数额或百分比。同时,由于发展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需要,除依法必须留用的利润外,企业仍可以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合理留用利润。在积累与分配关系的处理上,企业应合理确定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分配给投资者利润的比例,避免因为分配过多使企业失去满足未来发展的资金和分配太少而使投资者的信心有所下降两种情况的出现,使利润分配真正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四)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通常而言,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遵循投资与收益对等的原则。企业进行收益分配应该体现“谁投资谁收益”,收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对应的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是正确处理投资者利益关系的关键。投资者因其投资行为而享有收益权,投资收益应同其投资比例对等,企业在向投资者分配收益时,应本着平等一致的原则,按照投资者投入资本的比例来进行分配,不允许发生任何一方随意多分多占的现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收益分配中的公平、公正、公开,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