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诗词精读教学前奏预习要点

古诗词精读教学前奏预习要点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G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对《锦瑟》的写作背景以及李商隐的生平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G老师并没有急着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是为同学们总结了如何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G老师对《锦瑟》进行情感分析后,让同学先自己默读两分钟,然后请同学站起来尝试朗读。

古诗词精读教学前奏预习要点

(一)穿越时空,知人论世

上课初始,G老师播放了《锦瑟》的录音,导入新课。可是学生聆听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情感投入,录音听完了,没有多大的反应。G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猜想,学生课前的预习工作肯定做得不到位。于是,G老师就向同学们提问:“关于李商隐你们都了解了些什么呢?《锦瑟》是李商隐在何种背景下写成的呢?”

结果,很多同学一脸茫然地看着老师,只有几个同学先后说出李商隐是唐代诗人,满腹才华,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

G老师顺势引导,既然李商隐怀才不遇,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得志呢?于是同学们开始小声在底下议论,有的同学翻开参考书查阅,有的同学打开手机搜索。瞬间,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这时G老师走到同学中间巡视讨论情况,尽管有学生邀请G老师参与讨论,但G老师只是听而不语。大概十分钟过去了,G老师宣布讨论结束,请各小组派代表起来向大家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

A组Y同学:李商隐尽管很有才华,但是生活年代正值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所以,空有一身才华与抱负。”

G老师:Y同学说到了作者的一些人生境遇,为我们接下来理解《锦瑟》很有帮助,但具体有什么帮助,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我们再看看其他组的同学又有些什么讨论成果呢。

B组L同学:李商隐之所以会被排挤,受打压,很大部分原因是娶了王氏陷入“牛李党争”,李商隐尽管为人正直,无意参与他们之间的争斗,最后还是沦为“牛李党争”的政治牺牲品,在夹缝中艰难度日,才华不得施展,理想抱负也不能实现。

G老师:很好,B组同学搜集的这则史料很有价值,老师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有了对这段背景故事的了解,我们接下来教学《锦瑟》就很容易了。

C组W同学: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爱妻王氏去世了,李商隐的心情很难过。(www.xing528.com)

G老师:很好,其实,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历来众说纷纭,其中就有一种说法,《锦瑟》是一首悼亡诗,因为李商隐非常爱王氏,爱妻亡故后,他悲痛欲绝,所以,写下这首《锦瑟》来悼念妻子。

在G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对《锦瑟》的写作背景以及李商隐的生平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G老师并没有急着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是为同学们总结了如何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

G老师:同学们预习时,首先要阅读作品,然后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资源查阅诗人的相关背景资料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因为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背景知识制约着我们对作品的准确理解。特别是在预习古诗文这样的作品时,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做到基本疏通文义,在不明白之处做记号,待上课提出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

(二)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同学们已经对作家作品背景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G老师第二次播放《锦瑟》的录音,这回同学们听得很入神,情绪随着朗诵产生变化,同学们神情哀伤而惆怅。

录音结束后,G老师问学生此刻有什么样的心情。

A同学:心情很沉重,很惆怅、很哀伤,我想,李商隐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一定非常难过,心情低落到极点,才会写出这么沉郁悲凉、哀伤凄婉的《锦瑟》。

G老师:对,这回同学们可算是用心去聆听了,前面提到李商隐空有满腹才华却不得志,为人正直却被排挤,才华不得施展,加上爱妻亡故,因此,《锦瑟》中不可避免地流露出那种悲伤与心酸,但李商隐文学造诣极高,很有文采,因此,在遣词造句上匠心独运,在表情达意方面很含蓄,整首诗朦胧虚幻、浓丽凄美,在空灵飘缈间将迷惘、惆怅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G老师对《锦瑟》进行情感分析后,让同学先自己默读两分钟,然后请同学站起来尝试朗读。P同学举手起来朗读,P同学读得很投入、很认真,情感哀婉、凄凉,但是节奏上有些快。G老师点评道:“P同学总体上读得不错,对《锦瑟》沉郁哀婉的感情基调把握得不错,但是在断句和节奏的把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下去再深刻理解一下文本,解决断句问题,多听一些录音多加练习,把蕴含在文本里的真情实感用声音准确地表达出来。古诗词大多情感丰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凝练,要在朗读中细细品味和体会,感受古诗词含蓄、凝练的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