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茶的制作工艺:蒸青与炒青的区别

宋茶的制作工艺:蒸青与炒青的区别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做绿茶,必须杀青,也就是通过高温来蒸发新鲜茶叶的水分,破坏氧化酶的活性,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还能去除一部分青草气,促进茶香的形成。我们中国的绿茶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炒青制成的,而日本的绿茶则主要依靠蒸青方式制成。以上所有论述宋茶工艺的典籍,无论是中国写的还是日本人写的,无论是宋朝人写的还是明朝人写的,都明确提到宋茶的杀青方式是蒸青而非炒青。做砖茶需要蒸青,做散茶则“不蒸而干之”。

宋茶的制作工艺:蒸青与炒青的区别

要做绿茶,必须杀青,也就是通过高温来蒸发新鲜茶叶的水分,破坏氧化酶的活性,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还能去除一部分青草气,促进茶香的形成。

杀青有三种方式:

一、晒青,把鲜叶放在阳光下照射;

二、炒青,把鲜叶放到热锅里翻炒;

三、蒸青,利用蒸汽来杀青,把茶叶蒸软,然后再进一步加工。

白茶离不开晒青,做绿茶离不开炒青和蒸青。我们中国的绿茶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炒青制成的,而日本的绿茶则主要依靠蒸青方式制成。

前面说过,宋朝只有绿茶,那么宋朝人做绿茶究竟是靠蒸青还是靠炒青呢?

答案是蒸青。

黄儒《品茶要录》记载:“既采而蒸,既蒸而研。”徽宗《大观茶论》记载:“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每日采茶,蒸榨以过黄。”荣西《吃茶养生记》记载:“朝采即蒸。”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记载:“蒸之必香,火之必良。……蒸芽必熟,去膏必尽。”谢肇淛《五杂俎》记载:“宋初团茶,多用名香杂之,蒸以成饼。”以上所有论述宋茶工艺的典籍,无论是中国写的还是日本人写的,无论是宋朝人写的还是明朝人写的,都明确提到宋茶的杀青方式是蒸青而非炒青。

古代中国并不是没有蒸青之外的其他杀青方式。

元朝马端临《文献统考》:“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干之,如今之茶也。”元朝成品茶分为两种,一种是砖茶(即引文中的“片茶”),一种是散茶。做砖茶需要蒸青,做散茶则“不蒸而干之”。不蒸而干,说明元朝人做散茶已经不需要蒸青了。

卖茶翁茶器图 木孔阳/编

再看明朝人谢肇淛《五杂俎》怎样记载明朝制茶:“古人造茶,多舂令细末而蒸之……揉而焙之,则自本朝始也。”什么是“揉而焙之”?当然是炒青嘛!另一位明朝人顾元庆在其著作《茶谱》中更加明确地写道:“炒焙适中,盛贮如法。”炒青的火力要适中,贮茶的方法要得当。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用炒青方式做茶,很可能是从明朝才开始的。

可是为什么宋朝那会儿没有炒青,只有蒸青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里先卖个关子,留待后文详细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