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学生请进文本:让学生动情并融入其中

将学生请进文本:让学生动情并融入其中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群筠老师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她不仅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情感种子,还以精巧的设计为学生铺设通向情感殿堂的台阶,真正将学生请进了文本。赵群筠老师则在精确的“配型”之后,选择了与文本内在灵魂相契合的音像,找准了两者情感的交汇点引入,为学生进入文本创设了情境。

将学生请进文本:让学生动情并融入其中

一节语文课,如果只是教师在台上大方地发“礼物”,粗暴地将充着文章思想感情的“气球”扔向台下的学生,那么再华丽的“气球”都会随空飘散,因为它内部装的始终是学生不可触、不可感的“情感空气”,它永远不会飘向学生。我们都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学生没有对文本动情,没有与作者共鸣,又何来的真情实感呢?赵群筠老师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她不仅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情感种子,还以精巧的设计为学生铺设通向情感殿堂的台阶,真正将学生请进了文本。

(一)顺势:以学生感受为导线

在《背影》一课中,赵老师先请学生来说说读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学生表示他们读出了父亲深深的爱。显然,这样的感觉是抽象和笼统的。在一个学生表达了自己对“买橘子的小事”的初步感受后,赵老师顺势抛出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这是一个_________的背影,我是从_________(词句)看出来的。”这一问,将学生从混沌的初读感受引向了清晰细腻的品味,而这种对“背影”的“感受”因源于学生的内心而愈显真实,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愈加贴切,进而纷纷随着作者的动情点充分感受,然后大胆地抒发自己对“背影”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赵老师又抓住了学生表达的自己对“父亲穿着”的感觉,顺势引导学生结合“家景惨淡”“奔丧”这双重处境来体会“父亲”此时的心境。在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父亲”承受的丧母、失业的痛苦的前提下,再让学生对比儿子的穿着,随后赵老师再问:“你们有什么感觉?”一个学生深沉地答道:“父亲把悲伤留给自己,把希望、幸福留给儿子。”而这样真切的感悟恰恰是最为珍贵的。就这样,赵群筠老师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心阀,在学生感受的过程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对学生最为真实的感受加以引导,牵着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文本的精神深处,当他们回过头反思自己的初读感受时,他们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读有所感、读有所悟。

(二)造境:以音像资源为媒介(www.xing528.com)

多媒体资源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并不少见,但鲜有教师认真思考如何基于教学目标引入音像,思考音像引入的功能和价值。他们只是为了追求教学形式的丰富性而硬生生地植入,却不曾想,与文章血脉不相融的音乐影视资源也是会引起排斥反应的。赵群筠老师则在精确的“配型”之后,选择了与文本内在灵魂相契合的音像,找准了两者情感的交汇点引入,为学生进入文本创设了情境。

影视资源以其精准的特写镜头放大人类细腻的情感点,因此能够给人带来较为直观、形象的情感体验。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中,赵老师截取了电影城南旧事》中英子与卧病在床的父亲对话的一个场景。当眼含泪花的英子拖长字音缓缓道出“不恨”时,那澄澈的眼神里流露的又是何等复杂的情绪?是对父亲的理解,是承担责任的委屈与惆怅,还是直面成长的勇气?观看至此,学生被推向直观可感的生活情境,真真切切地伴随英子告别童年,踏上成长之路。而赵老师此后关于“恨与不恨”的提问,更是一语将学生对电影片段的感觉迁移到对文本的阅读和情感的体验中,不得不说,赵老师的设计实在是贴切自然。

音乐与文学一样,都是为了表现人类复杂而微妙情感的艺术形式,都能够牵引我们在意境中感受其蕴藏的情感。配乐是赵老师课堂的标配,在音乐与文字创设的意境之中,学生尽情沐浴、久久留连。当《鸿雁》配上琦君的《春酒》,学生似乎看到了茫茫的草原上秋风萧瑟,河水蜿蜒流向远方,苍茫的天空中,一行缓缓飞行的大雁,带着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飞向南方。而孑然一身的琦君却心如浮萍,秋去春来,又往何处归?这一声声的沉吟低唱,述说着对亲人、对故乡的牵挂,将浓浓的乡愁渗入学生的心扉,何人不起故园情?课堂进行到这里,学生的情感充分预热,想要理解作者的情感又有何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