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建设优化方案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建设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实现这一任务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建设,将人文关怀真正融入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关注病人就医感受,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建设就是要在日常工作的点滴中营造出充满关爱的人际氛围。患者不再是被动接受的一方,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护理工作中。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建设优化方案

2011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着重指出:“十二五”期间,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继续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平台,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加强内涵建设,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护理服务。要实现这一任务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建设,将人文关怀真正融入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关注病人就医感受,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这实际上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让我们有机会回归到护理的原点,重新去审视护理工作。护理绝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一份需要我们投入情感的工作,是体现人性的职业,是造福社会、惠及千家万户的崇高事业。只有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人文关怀才能渗透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再透过每一个细节体现出一份关爱,让病人感受到被尊重。如对病房环境的布置,舒适便利的设施、色彩柔和的墙壁、柔软轻便的被品、生机盎然的摆饰,都有可能减低患者因病痛带来的恐慌、不安及痛苦,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几分家一般的温馨。护士应注重礼仪,整洁的着装、热情的态度、良好的沟通、专业的指导,都会让患者感受到朋友般的礼遇。

充满关爱的便民箱

让病人有尊严的治疗——引流袋挎包

同时,护理工作必须充分意识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收集患者的各种资料、分析患者存在的不同问题,并据此来制定护理目标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护理的整个过程中,护士除了要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经常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在各方面的需求,尽可能去帮助和满足患者,通过沟通尽量疏解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有时,患者无法准确描述或正常表达,护士就要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细致的观察,从患者的表情、体态中读懂他们的需要和渴望,并能不遗余力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小事,递水、洗头、洗脚,护士真心将患者视为亲人。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建设就是要在日常工作的点滴中营造出充满关爱的人际氛围。(www.xing528.com)

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完成了由单向性到双向性的转变。患者不再是被动接受的一方,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信任,以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治疗与护理。护士耐心解答患者对用药、治疗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消除患者的疑虑,并做好护理健康指导,为患者提供专业的预防保健知识,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使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对待疾病和健康问题。

人文关怀要体现在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出院并不意味着护理工作的结束,为实现护理的连续性,还可以建立回访制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使他们在出院后同样可以得到护士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勤于思考,不断创新,只要用心、用爱,就能打造出优质的护理服务。

细心的设计——病人材料专用袋、复诊预约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