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光裕与陈晓之争:理性沟通对于公司成功至关重要

黄光裕与陈晓之争:理性沟通对于公司成功至关重要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温·卡维林国美之争:理性沟通方能对所有股东负责黄光裕、陈晓围绕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贴身肉搏阶段。黄、陈之争的最突出问题,在于未能建立起理性沟通的机制。沟通需要理性,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公司集团之间都是如此。理性的沟通对于一个公司的健康运营,创造巨大的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国美的黄光裕与陈晓之争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理性沟通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黄光裕与陈晓之争:理性沟通对于公司成功至关重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回馈的过程,有效的沟通只有在承认、理解、接纳和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展开,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诚相待的心态和行为来与他人沟通,这样才能达到心灵的交汇和情感的共鸣。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沟通都是一种必要的技巧。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

语言是沟通的基本途径

良好的沟通是心灵的净化剂

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方式

沟通是理解的桥梁

沟通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

沟通是人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

沟通是一门艺术

及时沟通有利于消除误会

沟通需要语言,更需要实际行动

缺少沟通会造成相互间的隔阂和关系的紧张

✿打动别人的最高明的办法,是跟他谈他最珍贵的事物。  ——戴尔·卡耐基

✿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恶必多溢恶之言。  ——《庄子

✿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苏轼

✿即使开始时怀有敌意的人,只要自己抱着真实和诚意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  ——池田大作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  ——希波克拉底

✿一个人无论禀有什么奇才异能,倘若不把那种才能传达到别人身上,他就等于一无所有。  ——莎士比亚

✿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通过眼睛或智力。  ——马克·吐温

✿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萧伯纳

✿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议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辞的甜美。  ——葛洛夫

✿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  ——列夫·托尔斯泰

✿有许多隐藏在心中的秘密都是通过眼睛被泄露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嘴巴。  ——爱默生

✿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捷径。  ——纪伯伦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  ——温·卡维林

国美之争:理性沟通方能对所有股东负责

黄光裕、陈晓围绕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贴身肉搏阶段。双方言辞之激烈,在造成极具“围观”效应之时,其实也已脱离了“公司为重”“股东为上”的根本底线。这种鱼死网破的决绝,使人很难相信,即使度过此番危机,国美在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与股东的沟通上,真的能够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2010年8月18日凌晨,黄光裕发布致国美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不仅历数陈晓背信弃义、挟私自利,更将国美引入贝恩资本,定性为民族品牌沦为外资品牌,并同时描绘了一幅“被奴役”的溃败场景。而陈晓此前针对黄光裕的轻蔑言论,也不免使人心寒地感受到管理层对于身陷囹圄却依然是公司大股东的薄情。两相对照,黄、陈之于国美控制权的对决,也许并不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争议,“去黄光裕”抑或“去陈晓”,无论何种结果,都难以视为对国美的可信赖承诺。原因无他,公司如此高级别的沟通,都难以在理性的轨道上运行,众多的投资者以及大小股东,有何理由相信这一幕不会再次发生?

黄光裕一方在公开信中抬出民族主义利器,可见,此举必能获得众多的同情和支持。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时候以民族情感激发群情义愤,难免给人一种拿民族主义当枪使的嫌疑,难免更加使人相信,此时的黄光裕的确日暮途穷、慌不择言,即便借民族主义之威,使得形势朝向有利于黄光裕一方发展,甚至最终重夺对国美的全面控制,黄光裕玩得娴熟的帝国式的公司管理模式,也难以为国美勾画清晰的、让人充满信心的未来。

黄光裕唯一让围观者感到同情的,是其作为国美创始人和大股东却被公司经理人抛弃并蔑视的境遇。无须讳言,这种对于创业者的态度,是陈晓一方无法在道义上完胜的根本原因。即便陈晓一方以现代公司理念为底气,极力证明国美这样的上市公司本质而言属于全体股东而绝不是属于某一个人,但理论逻辑的正确并不注定表明现实同样正确。除了考虑到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心理——公司经理人将老板踢开,在中国人看来就是一种政变与僭越——还必须考虑自己登基的合法性。也即,陈晓一方所极力宣称的“为所有股东负责”,究竟有多少可信度?陈晓如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黄光裕式的说一不二的帝王人物,而是严格意义上的、有现代职业操守的职业经理人?尤其是,如果再次发生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争执,如何避免人未走茶已凉的鸠占鹊巢之嫌疑?

黄、陈之争的最突出问题,在于未能建立起理性沟通的机制。的确,黄光裕目前已经不适合作为国美公司的领导人,其对公司发展上的种种不满和责难,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对大权旁落的恼羞成怒,也完全可以看作是对陈晓等管理层工作的极大不尊重。黄光裕无视了陈晓等人在国美危机之时,所做的巨大努力和贡献。这些努力和贡献,本质上保障了包括黄光裕在内的所有股东的权益。但是,即便系狱之身,黄光裕依然是国美最大的股东。他的声音和诉求,国美管理层完全有义务耐心倾听。他的权益,也有必要得到切实保障。

可恰恰是在沟通这个问题上,黄、陈几乎各自把对方逼到了绝境。沟通不成就来硬的,霸王硬上弓——这种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行为方式,是国美今后面临的潜在风险之一,也是“为所有股东负责”难以让人信服的根本所在。

沟通需要理性,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公司集团之间都是如此。理性的沟通对于一个公司的健康运营,创造巨大的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国美的黄光裕与陈晓之争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理性沟通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周厉王防民讥

周厉王暴虐,国人公开指责他。厉王大怒,找到卫国的卫巫,让他们监视背后指责他的人,只要卫巫一报告,厉王就立即杀了指责他的人。都城再没有人敢发表意见,在路上相遇,只是用眼色示意。厉王非常高兴,召公认为这样做是堵住百姓的嘴,它比堵塞河道还要危险。河道堵塞了,一旦决口泛滥,死伤的人一定很多;对待老百姓也是如此。因此,治理河道的人总是疏通河道,让水流畅通;治理人民的人总是开导人民,让人民讲话。人民能够自由讲话,政治的成败就能够显示出来,就可以实行善政,防止弊政,这样一来才能使衣食财物大大增多。人民在心里考虑好了,然后从嘴里讲出来,最后付诸行动。他警告厉王:“如果把人民的嘴堵上,就不会有几个人拥护你了。”厉王不听,于是没有人敢发表意见。过了3年,大家一起反叛,把周厉王的统治推翻了。(www.xing528.com)

周厉王为了防止国人的指责,堵民之口,这种用堵塞民众言路的办法来维持一时稳定的做法导致他最终走上了灭亡之路。这为沟通提供了一个反面的例子,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周厉王最大的败笔。

子产不毁乡校

春秋末年,郑国的子产执政21年,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思虑深远,功绩卓著,是先秦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当时,郑国人习惯于在乡校聚会,聚会时常常议论执政者的得失。大夫然明对此心怀忧虑,没有多想一想,就主张解散乡校。子产深知人是有思想的,十分重视群众的舆论,说道:“为什么要把它们都解散呢?那些人早晚歇工时到乡校聚会,借此机会谈论朝政的得失。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执行它;他们认为不好的,我就改掉它。他们是我的老师啊!我听说诚心和善意可以化解怨恨,没听说过滥用权势可以杜绝怨恨。这好比防治洪水,应该疏导,不能堵塞。听取大家的议论批评,可以作为治疗弊病的药石,怎么能把乡校解散呢?”然明听了这番话后,为他“防民之口”犹如“防川”的深刻思想所折服,说道:“我今方知您真是郑国不可缺少的政治家,而我实在是一个不中用的蠢材。”

郑国的子产为郑国人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让他们在乡校聚会,谈论为政之得失,这正是一个高明政治家的做法。让民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才会支持为政者的方略,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

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由于文学见解和政治见解的分歧,曾多次发生过争吵。后来屠格涅夫经常住在法国,两人各奔东西,从不往来。事隔16年之后,托尔斯泰主动给侨居在法国的屠格涅夫写信,希望彼此能消除这种隔阂。托尔斯泰写道:“我一想到你,很自然地联想到你的一切好的东西,因为对我来说,你对我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我记得,多亏你帮助我在文坛上出名,也记得,你曾经喜欢过我和我写的东西。”托尔斯泰还说:“假如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你原谅。”

这封信使屠格涅夫特别感动,也特别高兴。一回到俄国,他就去拜访托尔斯泰。从此两人冰释前嫌,又和好如初了。

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之间的隔阂通过沟通消除了,他们之间的争吵和分歧得到有效化解,让我们看到了沟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要珍视沟通,主动沟通,才能有效化解矛盾。

士兵与豹子

一篇名为《沙漠里的爱情》的小说,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置身沙漠孤立无援的法国士兵,几乎奄奄一息,昏倒在岩洞里,待他醒来时却发现一只野兽躺在他的身边,原来是一头嘴上还沾着血迹的豹子。所幸豹子吃饱了,对他并无恶意。士兵原想用匕首杀死它,随后又改变了主意,用温柔多情的动作抚摸豹子,他不仅同它友好相处,而且建立了感情,一同嬉戏玩耍。然而,士兵还是害怕,趁豹子睡熟之际逃跑了,但没走多远,豹子赶了上来,这时他已陷入流沙中,豹子咬住他的衣领,把他救了出来。文中最后,士兵杀死豹子也纯粹出于误会,豹子轻轻咬他的大腿,他以为是要吃他,便用匕首刺进了豹的脖子,豹子挣扎时居然毫无恼怒地望着他。文中主人公讲道:“我看哪里都比不上沙漠……那里没有人,只有上帝。”的确是这样,他在人类社会感受不到的东西,在沙漠里感受到了。

这个故事向人们转述了沟通的无限可能性,即使在人与兽之间,同时,它又影射了人类社会中一个公式化的现象——因沟通走到一起,再因猜忌彼此分离。

多和陌生人说话

在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上,有一位银发老妇整日踱来踱去。有人认为她是在活动筋骨,有人认为她是位无家可归的老人。直到有一天,报纸上报道了这位老人的事情,人们才知道,原来她是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搜寻面带焦虑、心事重重、需要帮助的无助者。

见到独自乱跑的小朋友,她会上前问一句:“小家伙,是不是找不到家了?需要我帮忙吗?”见到满脸忧郁的女孩,她也上前问一句:“孩子,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说出来吧,或许我能帮助你。”见到心事重重、满脸沮丧的老年人,她也会主动上前打个招呼:“遇到为难的事了吧?用不用我给你出出主意?”她救助过因长期失业感到前途迷茫而企图自杀的青年男女,送还过离家出走的学生和迷途的智障老人,救助过被拐骗的异地少女,还曾成功地劝说走投无路的犯罪分子投案自首。

一位曾经想自杀的男人现在已经是一家跨国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在回忆被老人帮助的情形时说:“听到她关切的问话后,我竟然扑到她的怀里大哭了一场,当时我只觉得她是母亲或祖母。”在老妇的劝导下,他重新树立了信心。

在这位老人的影响下,纽约成立了一个自发性的银发老人救助组织,他们的口号是“多和陌生人说话”。现在,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加入了这个行列,像那位老妇人一样,走上街头用他们那双见多识广的眼睛,去搜寻来来往往的人,一旦发现可能需要帮助者,他们就会主动上前,和陌生人说话。

“多和陌生人说话”,一位银发老人让我们看到主动和别人沟通的巨大作用。主动地倾心交谈可挽回一些遗憾,创造一份美丽,改变一种结局。主动和别人沟通,给人以安慰,让人感到心里阵阵感动。

你在听吗

有一次,吉姆从院子前经过,看见8岁的小外甥趴在地上,表情认真而又凝重。吉姆觉得很奇怪,问他在干什么。他抬起头说:“舅舅,我在听蚂蚁说话的声音!”吉姆笑了笑,说不可能。小外甥认真地说是真的,他笑了笑走了过去,留下满身是土的小外甥。

没过几天,吉姆又领着小外甥在田野里玩。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小外甥撒着欢奔跑在田野上,脸上写满了欢乐。吉姆被他感染了,心情也爽朗起来。这时候,小外甥跑过来说:“舅舅,你听风的声音!”他不相信,因为他根本没有感觉到风吹动的声音。

小外甥说:“舅舅,你躺下来。”他顺从地躺下了,不明白他要干什么,一脸的迷惑。小外甥狡猾地看着他说不要说话,他们肩并肩地躺了下来,静静地不说一句话。

他突然感觉天地是那样的大,那样的安静,而他的耳朵里响起了细微的声音。他听到了,他听到了细细的微风卷过枝叶的声音,简单而又动听。他感觉到了大地脉搏跃动的声音,低沉而又浑厚。他听见空中遥远而又清脆的鸟鸣声,这一切都曾在他如外甥这般大小时出现过,那时候,他不也是像外甥一样这么用心在听吗?

他知道,在他一年年长大的同时,他的感知却在一天天地衰退。他再也看不见蓝蓝的天空,棉花似的云彩,再也听不到蚂蚁说话的声音。在他从外甥般的岁数长大到现在,他听到的只是简单的声音,却少了内心的参与。

沟通是一种交流,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只要用心去交流,相信你也能听到蚂蚁说话的声音。

沟通——通向心灵的桥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宛如彼岸与此岸,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与分离就好像两岸之间滔滔不绝的江水。要想到达彼岸,就必须建造一座坚固的桥;要想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建造一座通向心灵的桥——学会沟通。自然界中的桥可以用各种石料造成,心灵的沟通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达到。

沟通可以以言相传

语言自古以来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然而,语言是沟通彼此情感的纽带,这一点却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学习外语,不就是为了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更好地认识世界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的话,这都是通过语言这个沟通之桥来实现的。听朋友说话,是沟通心灵的友谊;听老师说话,是沟通学习的内容;听父母说话,是沟通幸福的爱意……每天,我们都听着各种各样的话语,其实都是心灵的沟通,交往的沟通,它使我们认识外界,发展自我。

沟通可以以目示意

有时我们的一个眼神也是与他人在沟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情意可以通过眼神这个窗户很好地表达出来,因而以目示意是心灵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一个带有微笑的眼神,传递的是快乐;一个含有愤怒的眼神,传递的是不满;一个目无色彩、眉头紧锁的眼神,传递的是忧愁;一个瞳孔闪光、睫毛扬起的眼神,传递的是惊奇……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可以通过眼神与他人沟通,同他人一起体验人生。

沟通可以心领神会

没有语言,没有目光,甚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如果能与他人沟通,那就是要靠心领神会了,这或者可用一个时尚的词——“默契”来代替。我觉得这是沟通的最高境界。能心领神会对方的人,必定对对方十分了解,可以用心与心来沟通,能用心来感受到对方内心深处最深层的底蕴。希望我们能非常了解对方,能经常地与对方交心,这样方能慢慢进入到心领神会这一境界。

不管哪种形式的心灵沟通,都要求我们要打开自己的心灵,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接触对方,感知世界。也可以这样说吧,真诚、坦然,是彼此心灵间的一座牢固稳定的桥,踏上它,才能到达对方心灵的彼岸。

文章分三个小标题条理清晰地阐释了沟通的形式和重要。最后点明真诚、坦然是沟通的关键。沟通即交流,在人与人的接触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