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找到突破:探究学生的调查挑战

找到突破:探究学生的调查挑战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调查,我们重点选择了与“阅读材料筛选”相关的维度进行了分析。中段阅读调查问卷分析对四年级4个班全体学生进行了的调查。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52份,有效问卷150份。为方便学生和家长作答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调查题目以客观题形式为主,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找到突破:探究学生的调查挑战

有了好的方向,对于每个学段或年级具体把握就成了最重要的了,为了更快地对接学生,我们急需要摸清孩子们的阅读现状,尤其是孩子们在读什么,对孩子们本身所占有的阅读材料的分析研究对整个阅读材料的筛选有着重要的影响,于是,我们对三个学段孩子们的阅读进行了调查问卷分析。

(1)对低段进行阅读调查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对二年级五个班全体学生和家长进行了的调查。发放学生调查问卷251份,发放家长调查问卷251份,回收学生有效问卷、家长有效问卷各249份。

问卷包括六个维度,即对阅读的态度(学生、家长)、阅读方式、阅读条件(时间、环境)、阅读量、阅读内容选择、教师和家长的影响、阅读结果的评价。为方便学生和家长做答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调查题目以客观题形式为主,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同时,调查题目按照不同维度进行编写,每份问卷共计10题。

通过调查,我们重点选择了与“阅读材料筛选”相关的维度进行了分析。

一是关于用什么方式获取知识,70.6%的学生选择是书籍,2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面很窄,剩下则是其他途径,这与学生的年龄以及环境还是有一定关系的,说明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还是来源于阅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重视阅读。

二是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64.7%喜欢故事类的书籍,86.3%的学生喜欢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这说明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通过文字来构建自己脑海中的故事,但是还需要一些配图来增加画面感,使他们的记忆印象加深。74.5%的学生认为自己所读的书籍涉猎面很广,这说明学生喜欢从故事中吸取自己所需的营养,能从书籍中汲取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但同时也说明学生所阅读的材料是零散的、随意的。

三是在阅读量的问题上,15.7%的家长认为1~2本就够了,明显有点少,所以有三分之一的家长选择了3~5本和6~10本,这些还算基本合理。只有13.7%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读得再多一些,要是漫画书的话差不多,要是名著之类的书籍的话那就明显有点多了,孩子们的学业任务也很重。

(2)中段阅读调查问卷分析

对四年级4个班全体学生进行了的调查。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52份,有效问卷150份。

问卷设置了八个维度,即对阅读的态度(学生、家长)、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环境、阅读量、阅读种类选择、是否还会与家长共读、阅读结果的评价。为方便学生和家长作答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调查题目以客观题形式为主,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同时,调查题目按照不同维度进行编写,每份问卷共计10题。

我们仍然重点选择了与“阅读材料筛选”相关的维度进行了分析。

一是阅读方式,89.5%的学生选择是书籍,11.5%的学生选择了电子阅读,可以看出,学生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

二是在阅读种类的选择上,仍有72.3%喜欢故事类(小说或有情节)的书籍,仍有47.5%的学生喜欢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有10%的学生开始关注名著,有18%的开始关注科技类阅读,但主要以图画为主;有11%的学生开始关注历史文化类,有20%的学生开始喜欢脑筋急转弯或漫画之类娱乐书。当然80.6%的学生认为自己所读的书籍涉猎面很广。说明中段学生的阅读开始呈现多样化并开始有了自主的选择行为。

三是阅读量的问题,70%的学生能保证每学期5本以上,10%的学生未能达到5本。20%的学生觉得自己无法统计到底读了多少本,或者说阅读的材料比较杂乱和零散,或者说没有阅读过整本的书。

(3)高段阅读调查问卷分析(www.xing528.com)

问卷调查对六年级3个班全体学生进行了的调查。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13份,有效问卷113份。问卷包括九个维度,即对阅读的态度(学生、家长)、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环境、阅读量、阅读种类选择、阅读单本喜好(最喜欢的五本书)、是否还会与家长共读、阅读结果的评价。为方便学生和家长作答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调查题目以客观题形式为主,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同时,调查题目按照不同维度进行编写,每份问卷共计10题。

我们仍然重点选择了与“阅读材料筛选”相关的维度进行了分析。

一是关于用什么方式获取知识,56.4%的学生选择是书籍,23.6%的学生选择了电子阅读,可以看出,学生阅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是在阅读种类的选择上,仍有56.7%的学生喜欢故事类(小说或有情节)的书籍,仍有26.3%的学生喜欢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书籍,这说明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阅读水平有所提升,但也有部分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处于低水平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数据,有48%的学生喜欢看学习辅导书;有40%学生喜欢脑筋急转弯或漫画之类的娱乐书,这个数据说明学生的阅读有进入功利化和碎片化的趋势,值得深思。而94.5%的学生认为自己所读的书籍涉猎面很广。

三是在最喜欢的5本书的选择上,选择了中国古代名著,外国名著,科幻类,历史类,当代作家的儿童作品(以杨红缨、郑渊洁、曹文轩居多)。

四是在阅读量的问题上,62.7%的学生受小升初考试的影响,在每学期读5本以内,离海量阅读是有很大距离的,只有37.3%的学生能达到5~10本。

(4)综合分析

综合三个学段的阅读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三个学段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一是中低段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二是随着学段增加,阅读的量不断加大,阅读的种类不断增多,阅读的兴趣也随之发生变化,阅读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三是各个学段的不平衡性,高段的阅读反而在阅读量和种类上有倒退的变化,受外力的干扰明显,说明我们的阅读规划与实际教学出现了脱节。基于这三点,说明新海量阅读材料需要经过筛选,整体规划,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阅读材料。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小学生过早地阅读内容不合适的书籍,会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读物时,要注意适合学生实际水平。

2.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要正确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的需要。小学生识别能力差,我们一定要让他们阅读思想正确、健康的作品。

3.推荐的书籍语言要生动活泼,要规范,使小学生从小学会用普通话,减少方言、土语和不规范语言的影响。

4.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小学生一般最喜爱阅读故事性强的书籍,教师除了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介绍和鼓励学生读历史、地理故事、游记和各种科普读物、科学文艺读物,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基于上述研究,为了快速推进课题的研究,我们作了第一次明确的筛选:按照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推荐的种类来形成一至六年级三个学段的阅读材料筛选的框架,如表4-1所示。

表4-1 新海量阅读材料筛选必选(保底)框架

根据这个框架,我们第一次为孩子们推荐了明确的书目,将在后面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