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军事电视剧的美学突破与挑战

军事电视剧的美学突破与挑战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军事剧在指导思想、创作原则、社会效应上的特殊性,其美学“瓶颈”问题更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应该承认,“反战主题”在中国军事电视剧中更为罕见。长时期以来,军事文艺包括军事影视领域的终极评判标准——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观以及不容置疑的“宜将剩勇追穷寇”理念,让“正义”对“非正义”“秋风扫落叶”般严酷无情,使得“反战思想”极难存身。

军事电视剧的美学突破与挑战

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军事题材电视剧的类型特征还并不是很明显,许多研究者径直将其中某些受到欢迎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归入“情趣高尚、思想健康”的通俗剧类型,比如早期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乌龙山剿匪记》等。随着军事剧的高速发展,在积累了大量剧目的基础上,军事剧逐渐形成自身的类型特征。如严肃性的题材、扣人心弦的悬念、引人入胜的情节、善恶分明的人物、激荡紧张的内在韵律等。但这些所谓军事剧的类型特点,与一般类型剧(通俗剧)相比,并不特别鲜明。由于军事剧在指导思想、创作原则、社会效应上的特殊性,其美学“瓶颈”问题更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当前,军事题材电视剧面临着一些需要突破创新的问题,我认为,第一个要去掉空洞化,就是当浪漫主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浪漫主义就会变得空洞,变得没有真实性,我们为了让这种浪漫主义变得真实,就是要让我们的英雄是成长起来的英雄。第二要去掉模式化,我们现在可以总结出很多军事化作品,很多模式化的东西,许多人物关系的设计,包括训练演习方式、矛盾冲突,甚至情节发展等都高度趋于一致。第三要去掉常识化,现在一些军事题材的作品,它的军事常识太浅显了,而军事迷和老百姓对军事的专业性非常高,所以我们现在的军事题材作品要想增加观众缘,就要提高它的军事专业含量,要超越观众。第四要去掉概念化,一些军事题材当中过度的张扬战争,过度张扬杀杀打打,有一个动作场面泛滥的趋势,我觉得这种东西只能是情绪点和结束点去爆发,而不能搞得太密集。第五要去掉同质化,军事题材作品有几类剧,比如说战斗剧,还有悬疑悬念剧,我们习惯跟着做大剧,但是微观剧做得不好。”[25]在我看来,除上述军事剧而外,军事剧需要突破“具有联想关系的公认套路”的类型缺陷,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战争观念的突破问题。不可否认,近30年的军事电视剧在题材拓展、人物塑造、思想深度甚至人性探索各方面都有长足进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军事剧的核心观念——战争观的表达却鲜有进步。简单说来,所谓战争观,就是对战争的基本看法。1990年以来的军事电视剧大多未能摆脱五、六十年代战争片“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杀身成仁的道德洁癖正义战争的不容辩驳”观念依旧是大部分军事电视剧的战争观。在现代政治文明视角下,所谓杀身成仁的道德洁癖往往是漠视人性与生命的病态反应;势不两立的意识形态下的拼死格斗,换来的往往是更大的民族内伤和族群裂痕;至于正义战争的定性,也常常沦为强者为自身合法性辩护的最方便借口。炮火连天、杀声干云的军事剧不管当时多么轰动、如何流行,如果仅仅是展示强者肌肉的舞台,那么这样的作品再多,也注定会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

第二,战争中人性的表现问题。文艺作品的中心永远是人,而人性描写又是其中的重心。战争是一种人类社会的极端环境,也是文艺作品刻画人性最好的舞台。战争有恢宏、灿烂和光彩夺目的一面,但那永远属于伟人、统帅、将领和政治团体,对于“卑微的”的个体,战争带给他们的却是血腥、残酷和生离死别。关于战争的荒诞性,战争中人性的黑暗孤独、成王败寇的战争伦理等命题,30年来的军事电视剧基本没有涉及。(www.xing528.com)

当然,军事剧作为战时思想动员与政治工作在和平年代的惯性延续,不可能对上述问题探讨过多、过深,但喜爱塑造主人公好战、喜战、恋战的“战争狂人”特性,再怎么讲,都与现代人性伦理有所扞格。石光荣、李云龙、姜大牙等战争强人,那种一提到“打仗”就如同食肉动物闻到血腥味的不加掩饰的兴奋,总让人联想起“一将成名千骨枯”的古训。而诸如《士兵突击》中袁朗所说,“我敬佩的一位老军人说,他费尽心血但不敢妄谈胜利,他只想部下在战争中能少死几个”的军人人道精神,在当下的军事剧中鲜有出现。《士兵突击》的反思是否可以理解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雨果《九三年》)?可惜的是,90年代以来,在具有轰动效应的多部电视剧中,如此反思几乎是凤毛麟角。

第三,“反战思想”的表达问题。美国反战影片《猎鹿人》导演迈克尔·西米诺曾说过一句名言:“好的战争题材必须是反战的。”话虽绝对,但提供了衡量军事影视作品的另外一个角度。应该承认,“反战主题”在中国军事电视剧中更为罕见。长时期以来,军事文艺包括军事影视领域的终极评判标准——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观以及不容置疑的“宜将剩勇追穷寇”理念,让“正义”对“非正义”“秋风扫落叶”般严酷无情,使得“反战思想”极难存身。但人类的军事文艺史却说明,一部杀声震天、使人热血沸腾的军事作品,如果还能让人反思相互残杀背后的原因、悲悯人类在战争中承受的悲伤与付出的代价,这样的作品更具有永久的价值和巨大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