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中国历史上丰盛的时代

明代:中国历史上丰盛的时代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釉里红缠枝花卉纹大碗此器高16厘米,口径为41.6厘米,景德镇御器厂洪武年间出品。釉里红云龙纹环耳瓶此器高45.5厘米,口径为10.9厘米,底径为14.3厘米,系景德镇御器厂洪武年间制品。杯外饰釉里红鳜鱼三尾,杯内有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军持始于唐代,元代以后极为流行。釉里红缠枝花卉大碗此器口径为41.6厘米,称为墩式碗,为明洪武年间的碗式之一,且流行至今。

明代:中国历史上丰盛的时代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大碗

此器高16厘米,口径为41.6厘米,景德镇御器厂洪武年间出品。此作品仍保留元代瓷绘风格。器体设有7道纹式装饰,主饰为碗腹的缠枝牡丹纹、颈部的蕉叶纹与足部的回字纹,布局紧凑,纹饰满密。此器光泽略显灰暗,但釉里红呈色浓艳,不失为元末明初以釉里红线描为特征的佳品之一。

此器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釉里红云龙纹环耳瓶

此器高45.5厘米,口径为10.9厘米,底径为14.3厘米,系景德镇御器厂洪武年间制品。

此器盘口、长颈、削肩、长圆腹、高圈足。瓶两侧附双耳,双耳系模印合范黏结而成,呈虎首衔环状,虎额似以铜红书楷体“王”字。耳下垂双环,与肩、腹粘连。通体以釉里红施画,颈部饰蕉叶纹与缠枝莲,腹部主饰云龙纹,气势威猛。此器是明初官窑器中的精品。

此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

此器高8.8厘米,口径为9.9厘米,底径为4.5厘米,为敞口、高足、平砂底,系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御器厂烧造。

杯外饰釉里红鳜鱼三尾,杯内有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胎质细腻滋润,釉色晶莹透亮,釉里红浓重深艳。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记载:“宣德年造红鱼靶杯,以西红宝石为末,图画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宝光,鲜红夺目。”文中的“西红宝石”系讹误,实为釉里红。

此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白釉塑贴红蟠螭纹蒜头瓶(www.xing528.com)

此器高29.8厘米,口径为3厘米,因颈肩处贴塑有一条弯曲舞动的龙而名盘龙瓶。

此器用釉里红渲染龙体,由于此器在高温窑内烧制而成,因此铜红釉有自上而下流淌的痕迹,露出白色的本釉,与瓶体的底釉形成红白对比,更加突出红釉的浓烈和白釉的洁净。此器为嘉靖年间景德镇御器厂所制。

此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釉里红龙纹高足杯

此器高9.2厘米,口径为15厘米,采用了釉里红拔白的工艺技法,表现五爪龙腾跃、遨游之势。其间饰有彤云、烈焰,显得龙越发神勇。靶足上下有五道纹线,分明蕴含着“子母线”的传统内涵,有大忠大孝之意蕴。整个器物与纹饰的结合相得益彰,富有皇家宫廷文化气息。

此器现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军持

军持,亦称“君持”“捃稚迦”,是梵语“kundika”的音译,为佛教教徒饮水和洗手时用的器皿。军持始于唐代,元代以后极为流行。元代军持敞口、长颈、扁圆腹、细长流,明清时的器型变得矮胖,流呈乳头状。此器属于明初景德镇窑出品的典型器物。此器腹径为16.5厘米,遍体饰以釉里红牡丹纹饰,疏密有致,釉汁不流晕;线描清晰,留白有意蕴,不愧为明代精瓷代表作之一。

釉里红缠枝花卉大碗

此器口径为41.6厘米,称为墩式碗,为明洪武年间的碗式之一,且流行至今。口沿处及下腹部为硬折线条,砂底无釉,器壁饰釉里红缠枝花卉纹样,并形成波线式的四方连续,循环往复,颇有“雾里看花赏不尽,静心悟雅婉转情”之韵律。此器有11道边饰纹样,变化无穷,为景德镇御器厂烧制的釉里红贡瓷,不仅表现出汉族“以红为贵”的审美标准,而且把釉里红线描工艺的水准发挥到了极致,堪称杰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