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DJP教学中的相互理解及其意义

DJP教学中的相互理解及其意义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DJP教学中的理解按理解的对象可分为对文本的理解、对他人的理解和自我理解。在DJP教学中,师生的相互理解是指师生之间通过相互对话、相互倾听、相互尊重达到彼此理解,从而实现生命意义创生的过程。[6]在DJP教学中,通过讲解对话暴露自己的思想观点,在经受他人的质疑、批判后,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在世界进行反省与感悟,这样既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又消除了误解与障碍,进而修正自己的原有认识,完成自我理解,实现自我发展。

DJP教学中的相互理解及其意义

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导学、讲解、评价也是为了理解。DJP教学中的理解按理解的对象可分为对文本的理解、对他人的理解和自我理解。

(1)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教材)的理解就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对精神内容的理解。因为没有意义,文字就是僵死的和不可理解的物理符号,没有精神,意义就没有基础和目的。因此,“意义是文本的本质,理解文本的关键在于把握文本的精神内容和意义,而不在于把握教材文本的物理符号和词语本身。”[4],“所以从根本上说,唯有达至精神层面我们才能认识每一个对象的为什么,从何而来和到何处去”。这正如语言学家阿斯特所说的:“唯有对文本精神的理解才是真正的最高理解。”[5]

文本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文本作者的意图。我们理解文本的意义就是理解作者的意图与作者的思想观点。二是对文本所说事情本身,即作品所表达的知识意义。而知识意义存在于文本的“视域”和读者(解释者)的“视域”相交叉的“视域融合”中。根据诠释学的观点,意义的理解、生成过程是视域融合的过程。

(2)对他人的理解。DJP教学不但注重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DJP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主要是指对他人的理解,包含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学生之间的理解。(www.xing528.com)

①师生之间的理解。师生之间的理解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师生的相互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有主体性的人的存在;其次,要把学生看作有自己独特理解的人。师生之间的理解除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外,就是师生的相互理解。在DJP教学中,师生的相互理解是指师生之间通过相互对话、相互倾听、相互尊重达到彼此理解,从而实现生命意义创生的过程。

②学生之间的理解。诠释学认为,人的理解存在是在生活世界中相互理解后到达与他者共同拥有。学生之间的理解是在就某一共同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中完成的。

(3)自我理解。“自我理解就是主体消除误解与障碍实现自我发展。”[6]在DJP教学中,通过讲解对话暴露自己的思想观点,在经受他人的质疑、批判后,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在世界进行反省与感悟,这样既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又消除了误解与障碍,进而修正自己的原有认识,完成自我理解,实现自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