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透视人性的底色——《范进中举》备教手记优化

透视人性的底色——《范进中举》备教手记优化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击中我的不仅仅是孙先生遒劲的字迹,更是他一针见血的批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在反复阅读和仔细揣摩下,也渐渐地学会从文本的矛盾出发去阐释文本,并将孙先生的一些文本解读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透视人性的底色——《范进中举》备教手记优化

◎童志国

第一次读到孙绍振先生那几句话是四年前的六月,那是长江中下游流域梅雨绵绵的季节。在一个睡意蒙眬的午后,坐在沙发上手捧着孙先生的《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封面上方有五行白色的字迹,看得不甚分明。但在“目录”前一页孙先生照片的下方,我看清了那几句话:“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教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似乎在刹那间,我被这几句话击中了,睡意全无。击中我的不仅仅是孙先生遒劲的字迹,更是他一针见血的批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这说的不就是我吗?教任何小说,我就在人物、情节和环境中转圈子,罔顾文体个性特征;教古诗文只聚焦文言实虚词积累和翻译,将承载古人美妙情思的文字变成了枯燥的古诗文应试训练……想到此,我顿时如芒刺在背,汗颜不已!

从此以后,我就潜心阅读孙绍振先生的文本解读理论,先后购买了《文学文本解读学》《审美阅读十五讲》《文学创作论》《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等一系列书籍。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在反复阅读和仔细揣摩下,也渐渐地学会从文本的矛盾出发去阐释文本,并将孙先生的一些文本解读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孙绍振先生是我的精神导师。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但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语文教师课堂上面目可憎的形象,更渴望改变语文学科被学生边缘化的尴尬地位。

然而,事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当前阅读教学存在诸多乱象,而乱象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者对文本的钻研不够深入,不够专业。这样的课堂教学在起点上就走偏了,教学效益的低下不言而喻。概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乱象可以分为两大类:文本解读浅显和文本解读过度。浅显的文本解读典型表现是教师“唯教参是教”,照本宣科,没有教者自己的思考,更没有学情的考虑,致使语文教学的枯燥和无趣;过度的文本解读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者肆意发挥,罔顾文本的文体特征,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典型的莫过于“愚公移山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移山的行为不值得提倡”。这种教学倾向表面上看起来很有“新意”,其实是极端思维的体现,非常可怕。(www.xing528.com)

如何规避上述语文教学乱象,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这一问题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浅见。语文是一门形式学科,明显有别于政治历史等内容学科。内容学科的教学取向是说/写了什么,聚焦的是内容;形式学科语文的教学取向不仅仅是文本说/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文本是怎么说/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而不那样说/写。一言以蔽之,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形式大于内容。而这样的认识无疑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吻合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这个层面上说,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备教的核心环节,它直接指向教语文而非教其他学科。

那么,如何确保语文教学内容达标,从而达成一节节合格甚至优秀的语文课呢?我认为,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大致有四个可以作为规范和检视内容不走样的抓手:课程标准、教材单元纲要及助读系统、文体特征和这一班乃至这一个学生的学情。语文课程标准是学科的宏观目标,“立德树人”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材单元纲要和助读系统是教材编者教学意图的显性表达,是学习一个单元总体要达成的中观目标;一个单元中的具体篇章是一类文体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顾及共性的前提下教出“这一篇”的个性特征,就会确保教学的语文性和专业性;学情即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种种困难,要求教者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愤悱之处”,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激趣、启思和贯通之目的。四个抓手中,尤以文体和学情为重。

在备教《范进中举》时,我主要从学情和文本两个方面入手,仔细搜集学情,将学生的疑问及时地整理出来并作为教学内容。在文本解读中,关注细节,前后对比;在尊重文体共性的前提下,引进小说解读的前沿理论,力求揭示文本的篇性特征,指导学生由读懂“这一篇”走向会读“这一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